吉野彰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吉野彰日语吉野 彰よしの あきら Yoshino Akira ?;1948年1月30日),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的再传弟子[1],现任旭化成日语旭化成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紫绶褒章表彰。

吉野是现代锂离子电池(LIB)的发明者,曾获得工程学界最高荣誉全球能源奖英语Global Energy Prize[2]与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并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语录[编辑]

得诺贝尔奖的心路历程[编辑]

  • 开发锂电池后起初3年完全卖不出去,精神上、肉体上压力都很很大,但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锂电池与IT(资讯科技)革命一起成长,今后重要的是,对于环境问题,锂电池是否能提供适当解决方案。。[3]
  • “何时?什么时候?今年也不行吗?今年也不行?”[4]
  • “明天如果我的名字会被叫到,该有多好”[3]
  • 2019年10月10日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化学大厂旭化成总社召开记者会。他说:“我很兴奋,我在此向大家报告,我成功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锂电池与环保相关问题被选为得奖对象,我感到很高兴,相信这对年轻研究人员是一大激励,真的很感谢。”[3]
  • “像是锂电池这种装置类研究,一直都轮不到得奖机会,但如果时机到来的话,绝对可以获奖。没想到竟然真的就得奖了。很久以前就听说如果诺贝尔奖快公布前,会有电话打进来,原本在想斯德哥尔摩那边的人可能不知道我是谁,但他们真的调查得很详细。”[3]
  • 应用于电动汽车等势必会有更多进展,如果要将锂电池应用于新用途、新领域时,必须进行技术改良,但关于锂电池还有很多未知事项。[3]
  • 被问到成功的理由时,吉野表示,一定要有柔软性与执著心这两项。[3]

对化学兴趣的萌发[编辑]

  • 化学产生兴趣是更早以前的事情,始于小学4年级。当时的班主任为他推荐的书籍是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所著的《蜡烛的故事》。据悉,吉野阅读了这本通俗易懂地介绍燃烧现象的书籍之后,理科实验就变得有趣起来[5]。内容记载著蜡烛为何会燃烧、蜡烛火焰为何变黄等[3]

对研究所时所读的量子有机化学的看法[编辑]

  • 有些地方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相通。[5]
  • 仰慕的人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5]

对大学教育的看法[编辑]

  • 大学时代的两年“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其间接触了专业以外的知识并获得很多体验。这段经历使吉野具备了让很多研究伙伴信赖的洞察力和人格魅力。[5]

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看法[编辑]

  • 他很忧心目前的大学状况。完全朝著目标去做有用的研究,以及大学老师怀抱好奇心、朝探究真理迈进的基础研究,是学问的“双轮”。尤其是基础研究有可能发现出乎意料成果,当今的日本,说得严格点,还处在半途徘徊中。[3]

对智慧型手机的看法:[编辑]

  • 锂电池问世后,广泛被应用于手机,但他本身对手机有抗拒感,直到最近并没把手机带在身边。手机这种很方便的工具,锂电池发挥了作用,这是无庸置疑的。[3]

评论[编辑]

  • 与吉野进行共同研究的名城大学教授土屋文(50岁)指出,除了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广阔的视野之外,吉野还拥有胸襟宽广的人格。土屋表示,“他很随和,也接受我的想法”。[5]
  • 名城大学理工学研究科一年级学生三井优人(24岁)曾向吉野征求机器人工学研究方面的建议。据悉,吉野指点他说,“趁年轻还是多吃苦多历练为好”。吉野讲课时也总是面带笑容,学生们齐口称赞说,“老师总是让人感觉很亲切”。[5]
  • 酒店嬷嬷桑对25年前的吉野言论回忆:“一直说著总有一天会拿到诺贝尔奖”、“说著‘我一定会拿到的’”[4]

参考文献[编辑]

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编辑模板)
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川秀树(1949)、朝永振一郎(1965)、江崎玲於奈(1973)、小柴昌俊(2002)、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2008)(入美籍)、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2014)(入美籍)、梶田隆章(2015)、真锅淑郎(2021)(入美籍)
诺贝尔化学奖 福井谦一(1981)、白川英树(2000)、野依良治(2001)、田中耕一(2002)、下村脩(2008)、根岸英一铃木章(2010)、吉野彰(2019)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利根川进(1987)、山中伸弥(2012)、大村智(2015)、大隅良典(2016)、本庶佑(2018)
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1968)、大江健三郎(1994)、 石黑一雄(2017)(入英国籍)
诺贝尔和平奖 佐藤荣作(1974)
诺贝尔经济学奖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