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33卷,約12萬字。
《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摘錄[编辑]
-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 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狡兔有三窟,僅免其死耳。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魏策一》)
- 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韩策二》)
- 士贵耳,王者不贵。(《齐策四》)
- 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齐策四》)
-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燕策一》)
-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燕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