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
外觀
龍應台(1952年2月13日-),生於中華民國高雄縣大寮鄉的眷村,而於茄萣鄉成長,為台灣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識份子。
十月一日
[編輯]- (中共)他們還停留用軍事的單一角度來看整段歷史,但你怎能還用慶祝口吻?你怎能慶祝當年被你殲滅的國軍?難道你不覺得這些亡魂都是你的手足兄弟?
台灣的南北差距
[編輯]- 在台北做決策的人,搬來屏東住吧。感同身受時做出的決策,不一樣。[1]
民主
[編輯]- 台灣人已經習慣生活在一個民主體制里。民主體制落實在茶米油鹽的生活中,是這個意思:
- 他的政府大樓,是開放的,門口沒有衛兵檢查他的證件。他進出政府大樓,猶如進出一個購物商場。他去辦一個手續,申請一個文件,蓋幾個章,一路上通行無阻。拿了號碼就等,不會有人插隊。輪到他時,公務員不會給他臉色看或刁難他。辦好了事情,他還可以在政府大樓里逛一下書店,喝一杯咖啡。咖啡和點心由智障的青年端來,政府規定每一個機關要聘足某一個比例的身心殘障者。坐在中庭喝咖啡時,可能剛好看見市長走過,他可以奔過去,當場要一個簽名。
- 如果他在市政府辦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務員態度不好,四年後,他可能會把選票投給另一個市長候選人。[2]
- 民主是什麼?民主就是發表了任何意見不怕有人秋後算賬;民主就是權利被侵犯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討回,不管你是什麼階級什麼身份;民主就是不必效忠任何黨,不必討好任何人...[來源請求]
- 民主並非只是選舉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維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氣、舉手投足的修養,個人迴轉的空間。這,在小方格窗裡是看不到的。所以如果你對小方格裡的混亂失望,不要忘記,真正的民主在生活裡,在方格以外的縱深和廣度裡。[來源請求]
- 為了一個自認「崇高」的目標,整肅意見相左的人,不惜濫殺無辜,以製造震嚇效果,是民間做的,叫做恐怖主義。政府為之,叫做國家恐怖主義。[來源請求]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
[編輯]- 錦濤先生,作爲一個臺灣人,我實在不在乎團團和圓圓來不來臺北,雖然熊貓可愛得令人融化。
- 馬英九先生很可能只單純想到,「胡錦濤」是從共青團體制裏脫穎而出的國家領導人,但是會說出這樣的話,也透露了他顯然不曾更深刻地細思過,共青團是個什麼樣的體制?這個領導人所領導的「國家」,是個以什麼爲本的國家?他的權力來源是什麼?正當性何在?在二十一世紀初掌握中國政權的「胡錦濤」這三個字,代表了什麼意義?
- 重點就在「冰點」這樣具體而微的事情上,因爲,說穿了,錦濤先生,您容不容許媒體獨立,您尊不尊重知識份子,您用什麽態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什麽手段去對待人民,每一個最細小的決定,都系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經歷過野蠻,我們不得不在乎文明。
- 網路警察動作快,是怕自己的人民知道;精算時間動手,是怕國際媒體知道。偷偷摸摸地執行,費盡心機地隱藏,泄漏的是政府的虛心和害怕。但是,請您告訴我這個困惑的臺灣人民:這「和平崛起」大有爲的政府,究竟爲什麽如此的虛心和害怕?
- 也就是說,「胡錦濤」三個字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下歷史裏,仍代表一種逆流:在追求民主的大浪潮中,它專制集權;在追求平等的大趨勢裏,它嚴重的貧富不均。
- 我其實只是不相信,人權應該以政治立場來區隔。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他媽的黨,如果人的尊嚴不是你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容許人權由權力來界定,那麼你不過是我唾棄的對象而已。不必嚇我。
- 海峽兩岸,哪裡是統一和獨立的對決?哪裡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相衝?哪裡是民族主義和分離主義的矛盾?對大部分的台灣人而言,其實是一個生活方式的選擇,極其具體,實實在在,一點不抽象。
- 公民社會,因為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 古蹟的保護從來就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因為你做了保存,活着的人得以理解過去,理解過去,是為了讓他知道怎麼面對未來。
目送/孩子你慢慢來
[編輯]-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
[編輯]- 一個人所抵抗和所堅持的,匯成一個總體,就叫作信仰。但信仰,依靠的不是隆重的大聲宣告,它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里,流露在舉手投足間最尋常最微小的決定里
來源
[編輯]- ↑ 董俞佳. 龍應台嘆紅害竟是整季永恆 高屏未來3天空氣仍髒汙 - 空汙管制法翻修 - 要聞. 聯合新聞網. 2017-12-13 [2017-12-13] (中文).
- ↑ 龍應台:台灣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