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盧旺達-烏隆地

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盧旺達-烏隆迪是一塊殖民地,曾是德屬東非的一部分,1916 年至 1962 年由比利時統治。該地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東非戰役中被來自比屬剛果的部隊佔領,1916 年至 1922 年期間由比利時軍事佔領管理。隨後,比利時於 1922 年獲得國際聯盟 B 級委任統治權,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際聯盟解散後成為聯合國託管領土。1962 年,盧旺達-烏隆迪成為盧旺達布隆迪兩個獨立國家。

語錄[編輯]

  • 英國人利用次大陸印度教和穆斯林社區之間的分歧,製造了深深的怨恨和分裂,由於 1947 年的分治,這種怨恨和分裂一直持續到今天。同樣,導致盧旺達種族滅絕的胡圖族和圖西族之間的分歧也是比利時殖民者製造和利用的。
    • 1 The Case for Colonialism: A Response to My Critics, Page 16 Khan, 2017a

布隆迪人、盧旺達人和該地區的外鄉人幾乎完全不認可殖民前社會的性質......[以及]殖民化的影響......學術界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沒有達成共識。

    • The Case for Colonialism: A Response to My Critics, Page 16 Uvin, 1999, p.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