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婆羅多

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摩訶婆羅多是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本文收錄的是由印度索尼娛樂台(SET)攝製並於2013年首播的同名電視劇。

摩訶婆羅多第001~030集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欲望 欲求,希冀,願景,野心。這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不是嗎?

如果有人問你是誰,你會怎樣作答?好好思考。你馬上就會意識到,是欲望定義了你的人生。有所建樹的成就,無所作為的失敗,描繪了你的本質。許多人窮極一生渴望功成名就,而他們的欲望之火,從未熄滅。欲望驅趕着他們四處奔走,如引誘着群鹿的綠洲蜃影。但在這欲望的深處,卻孕育智慧之光。如何?當欲望得不到饜足而支離破碎,智慧之光便穿破縫隙進入人的心中。不,這故事無關乎欲望紛爭,無關乎起於野心的殘酷殺戮。這個故事是關於由欲望滋生之處所孕育的,智慧。我,瓦蘇戴夫·奎師那,邀請大家一起加入這個旅程。它將向你講訴生命的意義和生而為人的責任。將向你展現,塵土中冉冉升起的光輝事跡。這段旅途名為——摩訶婆羅多。

第001集
家庭教育 努力讓孩子的生活充滿幸福喜樂,是身為父母的第一要務。把孩子帶到世上,看他們長大成人。有什麼能比他們未來的福祉更珍貴?但,幸福和安康,不是要靠自己去爭取嗎?或對或錯,父母都對孩子灌輸着價值觀。

無論他們是否稱職,他們都在教導下一代。這難道不是所有仁善之行的基本嗎?理想和學習會塑造一個人的品性,就是說,父母培養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很多父母並沒有為孩子的未來提供保障,忽視了對他們品格的提升。於是這些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擔憂,他們的孩子卻無法從中獲益。而那些不擔憂孩子未來的父母,更注重對孩子良好品格的培養。這樣的孩子能贏得全世界的讚譽。好好想想吧。

第002集
意外與適應 有時一次意外,會打亂所有的計劃,人們常常把這次挫折看做人生不幸的源泉。但是未來,是由世人的計劃決定的嗎?不是的。

第一個登上高山之巔的人,可能會在山腳制定一些計劃。但讓他登頂的是計劃嗎?不是的。事實是,在他攀登的過程中,會遇到未知的障礙和艱難險阻。每一步,他都要為下一步做決定,每走一步計劃改變一次。墨守成規可能會讓他跌落深谷,他永遠無法根據自己的意願改變高山,只能去適應高山。同樣的道理不是也適用於人生嗎?若一個人把一次意外、一次挫折當成不幸的源頭,而親手終結了生命中的其它可能,那這個人一生都無法功成名就,也得不到幸福與安寧。換言之,比起試圖改變生活,隨機應變、適應變動的環境,才是通往成功與幸福的不二法門。好好想想吧。

第003集
關於未來 未來另一個名字是掙扎,如果心中欲望得不到滿足,心就開始規劃未來,它一刻不停地幻想欲望能在將來饜足。但是生活,生活不在將來也不在過去,生活就在此刻,換而言之,活在當下,才是真正地活着。

但即使知道這一點,我們仍無法理解其中真義,我們不是沉湎於過去,就是不停地為將來打算。

然而生命,轉瞬即逝。如果我們接受這一個基本原則,即我們無法預見未來,也不能橫加干預,張開雙臂迎接她,這樣生命中的每一刻,不都會充滿活力嗎?好好想想吧。

第004集
家庭教育 先人的願景和野心,他們的怒氣、敵意和仇恨,將會為後代所傳承。父母全力給予孩子世間所有喜樂,最後留下的財富卻是痛苦。他們想為後人留下愛,不想卻灌輸了無盡的恨。好好想想,你給孩子留下了什麼,你一定給了他們愛,知識以及財富,但你也是否將仇恨的種子埋藏在他們心中,是不是有意無意地灌輸了關乎善與惡的成見。人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紛爭,不真是因為這些成見產生的嗎?謀殺、流血與死亡,不正是始於這些固有的觀念嗎?換言之,父母給予孩子生的權利以及死的宿命,給予他們愛的點光以及恨的陰影,盤踞心念之中的黑暗,或現實中的黑暗,都只能讓人心生恐懼,別無他物。好好想想吧。 第005集
恐懼 恐懼總是深植人心。

有時忌憚失去財富,有時害怕蒙受羞辱,有時憂慮與愛人分離。因此大家覺得恐懼無處不在。你們是否覺得正是這些讓我們恐懼的事物也是哀痛的根源。不,並無道理。事實上任何人的經驗都說明,驚慌失措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恐懼源於對哀痛的幻想與現實並無關聯,即使清楚恐懼不過是臆想,你是不是也難以打破幻象,去無所畏懼地生活?好好想想吧。

第006集
認知弱點 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比如,有些人跑不快,有些人力氣小,有人受病痛折磨,也有人記憶力不好,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你知道有誰能完美無缺嗎?在我們的弱點中,有一個非常致命,它滋生了心中的悲傷和失望。

弱點不是先天缺陷,便是命運使然。 同樣的,弱點,在人的認知中,普遍被看做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有些人,憑藉正直與勤奮克服了他們的弱點。這些人與其他人有何區別,你有想過嗎?答案非常簡單。一個不向弱點妥協的人,一個一身正氣的人,能克服自身缺陷。換言之,神也許會賦予你弱點,但界限,界限只由各人的認知決定。想想吧。

第007集
期許 人與人之間所有關係的基礎,就是期許。比如,讓生活富足而歡愉的丈夫,無私奉獻又忠貞不渝的妻子,或者孝順有加、悉心侍奉的孩子。人啊,人通常會愛那些符合他期許的人,而期許註定要落空。

為何?因為期許存在於人的心智,沒有人能完全了解別人心中的渴望。即便滿心希望滿足一切的要求,也永遠無法完全符合對方的期許。那從根本上引發其衝突,所有的人際紐帶都會變成衝突。若人們不再把羈絆建立於期待之上,接受關係的本來面目,這一生不就充滿安寧與喜樂嗎?好好思考。

第008集
決策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做決策的一刻。每一步,人都在為下一步做決策,而決策,決策留下長久的痕跡。當下的決策帶來未來的不幸,不止為自己,也為家庭,為後裔。進退維谷時,人憂心如焚、猶豫不決。決策變成鬥爭,而心,成為戰場。

我們做出決策,多半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尋求內心安定。但,人跑步時能進食嗎?不能。那麼,鬥爭中的心,能做出正確決策嗎?以安定的心做出的決策,能帶來幸福的未來,但是妄圖以決策達成安定,必將導致痛苦。想想吧。

第009集
改變自身 萬物之初,就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人們。處理人際關係時,儘量得到歡樂、遠離悲傷,這是最主要動機。你和所有人的關係,都能使你完全滿意嗎?想想吧。我們的生活由關係構建,我們的安全也由關係構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幸福,也來自關係。那在建立關係時,為什麼會有不幸呢?為什麼一些關係會引發紛爭呢?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當一個人無法接受另一個人的行為或想法,並且試圖改變對方時,紛爭便產生了。換言之,我們拒絕得越多,衝突就越多;包容越多,喜樂就越多。難道不是嗎?如果人們願意控制自己的期望,審視自己的想法,不去強行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身,那獲得圓滿的人際關係還會困難嗎?換句話說,接納不正是人際關係的本質嗎?想想吧。

第010集
公義 若人因為一次遭遇不公,那次遭遇便撼動他的心智,讓他認為全世界都在與他為敵,越是覺得不公,心裏的牴觸就越強烈,以訴求公義來應對這種際遇,這無可厚非。現實中,社會上任何形式的不公,都會損毀人的信念。但什麼是公正?公正怎麼定義?

待人不公之人應該懺悔,而遭遇了不公的人,則應該重拾對社會的信念。這是不是能總結公義的含義?但邪惡之人,會披上公正的外皮去尋仇,選擇以暴制暴、飽嘗痛苦的人,試圖把更大的痛苦強加於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受害者就成了加害者。很快,他將成為罪犯。換言之,公正與復仇僅有一線之隔,那細細的界線名為「正義」。不是嗎?想想吧。

第011集
決策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做決策的一刻,每一步,人都為下一步做決策。而決策,決策留下長久的痕跡,當下的決策帶來未來的幸或不幸,不止為自己,也為家庭,為後裔。進退維谷時,人憂心如焚,猶豫不決,決策變成鬥爭,而心,成了戰場。我們做出決策,多半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尋求內心安定。但,人跑步時能進食嗎?不能。那麼,鬥爭中的心,能做出正確決策嗎?現實中,以安定的心做出的決策,能帶來幸福的未來,但是妄圖以決策達成安定,必將導致痛苦。想想吧! 第012集
關係 萬物之初,就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人們,處理人際關係時,儘量得到快樂,遠離悲傷,這是最主要動機。你和所有人的關係,都能使你完全滿意嗎?想想吧,我們的生活,由關係構建,我們的安全,也由關係構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幸福,也來自關係。那,在建立關係時,為什麼會有不幸呢?為什麼一些關係會引發紛爭呢?你想過這個問題嗎?當一個人無法接受另一個人的行為或想法,並試圖改變對方時,紛爭便產生了。換言之,我們拒絕得越多,衝突就越多,包容越多,喜樂就越多。難道不是嗎?如果人們願意控制自己的期望,審視自己的想法,不去強行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身,那獲得圓滿的人際關係,還會困難嗎?換句話說,接納不正是人際關係的本質嗎?想想吧! 第013集
公正 若人認為一次遭遇不公,那次遭遇便撼動他的心智,讓他認為全世界都在與他為敵,越是覺得不公,心裏的牴觸就越強烈。以訴求公義來應對這種際遇,這無可厚非,現實中,社會上任何形式的不公,都會損毀人的信念。但,什麼是公正?公正怎樣定義?待人不公之人應該懺悔,而遭遇了不公的人,則應該重拾對社會的信念,這是不是能總結公義的涵義。但邪惡之人,會披上公正的外皮去尋仇,選擇以暴制暴。飽嘗痛苦的人,試圖把更大的痛苦強加於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受害者就成了加害者,很快,他將成為罪犯。換言之,公義與復仇僅有一線之隔,那細細的界線,名為正義,不是嗎?好好想想吧! 第015集
界限 兩個人,在變親密時,都在給對方設定一些界限和規則。細查每一段關係,我們會注意到,它們來自我們為他人劃定的界限。即使在不知不覺中,陌生人越界的瞬間,仍讓我們怒不可遏。這些邊界的實際形式是什麼,我們考慮過嗎?通過劃分界線,我們不准他人自主決定,強加自己的主張,換言之,我們否定他人的獨立性。獨立性被否定的人,心中將充滿悲傷,當對方打破所有的界線,我們會滿腔怒火,這不是司空見慣嗎?但如果說一致性是一段關係的實體,那獨立性難道不是它的靈魂嗎?好好想想吧! 第018集
採納諫言 決策的時候,我們總是認為,他人的意見,建議和出謀劃策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們的未來,取決於當下的抉擇,那麼,我們的未來,是否取決於別人的意見,或者建議呢?我們的一生,難道取決於別人的謀劃,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經驗告訴我們,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情況,會給出不同的建議。寺廟裏的信徒樂於布施;而盜賊則放言,只要有機會就偷走神像上的珠寶。虔誠純潔的人,會給你忠告;心懷不軌的人則會進讒言。聽取忠告能將人生引向喜樂,但樂於接受忠告的,也只有虔敬純潔的人,換言之,在採納意見或建議時,心存正義,難道不重要嗎?好好想想吧! 第019集
未來 父親希望孩子生活幸福,操心孩子的未來,因此,他總是試圖安排孩子的未來,想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因為他熟悉那條路上的崎嶇,能指出哪裏有光明,哪裏是暗影。兒子追隨自己的腳步,是每位父親的期望,這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總忘了反省三個問題。什麼問題呢?第一個問題,成功之道是一成不變的嗎?時間不會帶來新的挑戰嗎?那麼,過時的經驗,怎麼會對下一代有所助益?第二個問題,孩子是不是父母形象的投影?是的。父母教引孩子的德行,但是,天賦是神的饋贈,那麼,你覺得父輩的成功之道,一定能讓孩子也取得成就獲取喜樂嗎?第三個問題,為生活而奮鬥不是有益的嗎?新的問題引發新的答案,那麼剝奪孩子們面對新問題,去奮鬥去挑戰的機會,對他們是有害還是有益呢?因此,培養孩子的美德,比試圖為其張羅未來更有益處,同樣的,與其擅自決定孩子未來的道路,不如用信心與智慧武裝他們,好讓他們迎接新的挑戰。好好想想吧! 第020集
說明真相 生活中,總有決心傾吐真相,卻無法言說的情況。那時恐懼在心中盤桓,害怕提及事件本身,抑或是自己的對錯,那是真實的感受嗎?不是的,那只是一個事實,那意味着,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再正常不過了。但有時候,僅僅是吐露真相,就讓人恐慌。也許,是顧慮別人的感受,怕傷害他人,惶惑地無法說出口,那……真相又是什麼,我們想過嗎?即使害怕,也要把事實說出來,謂之還原真相。現實生活中,真相不過是勇氣的別名,無需等待時機來鼓起勇氣,因為勇氣乃人之本能,換言之,每時每刻,都是坦白真相的時機。好好想想吧! 第021集
夢想破滅 若一個人,夢想支離破碎,心中充斥憤怒,就會想去懲罰那個冒犯了他的人。夢想破滅,欲望粉碎,就該歸咎他人嗎?導致心願無法達成的,有很多因素,可能是時運不濟,也可能是命運多舛,又或者,那本身就是個不可達成的願望。不充分考慮時局,便歸咎他人,是不對的,這就成了報復,公平基於慈悲和憐憫,報復則基於憤怒與自負。這意味着,對別人的冒犯,無法寬容對待,一心想要懲罰對方,不是待人不公嗎?好好想想吧! 第025集
隱患 基於幻夢與直覺,人會想像未來的傷痛與歡愉,為了避免未來可能的傷痛,我們在今天做出抉策。但是……此刻忙着消除未來隱患,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我們從未以此自問。其實,癥結總與化解之法相伴相生,這是社會與自然所共有的規律,不是嗎?回想過去,參見歷史,你會頓然醒悟,有問題的地方,必有破解之道,這是世界運轉之道。同理,為化解危機,力量應運而生,人從困境中掙脫一次,就往前邁進一步,靈魂也更加閃耀,心中充滿自信,同時……更加信任這個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事實上,與劫難相伴而生的,是機遇。改變自己的機遇,磨礪心智的機遇,獲取智慧,升華靈魂的機遇。能抓住機遇的人,無懼危機,而固步自封的人,會給人世帶來不幸。想想吧! 第027集
信仰 信仰寄生於傳統之中,而傳統則維護着信仰,但信仰僅僅出自傳統嗎?想想吧,如同雕像蘊藏於石材,信仰也藏於傳統,這石塊里蘊藏着雕像,但石塊本身不是雕像,要讓雕像現身,就必須雕琢石材,無用的部分要被鑿碎摒棄。與此同理,宗教信仰要在傳統中找尋。若沒有打破對因陀羅的供奉,轉而崇拜牛增山,雅度族也不會找到救贖之法,因此,食古不化之人,不配擁有信仰,盲目遵循傳統之人,無法獲取信仰。人們常說,天鵝有辨識之慧,將乳汁與水混合,天鵝能只食其中乳汁。而要追尋真正的信仰,從知識中攫取靈慧至關重要,若缺乏此種靈慧,那人信奉的不過名為宗教的偽教。好好想想吧! 第028集
抉擇 人人都希望今日的決定,能引向充滿光明、幸福安康的未來,做出這樣英明的決策,是每個人的希望。以你的人生為例,是不是太多抉擇都着眼於未來?理應如此啊,每個人都有權利,過上簡單快樂的日子,然而,沒人能預知將來,只能去憧憬與想像,所以,人生中的重要抉擇,基於想像力。那我們做出決定就沒有別的方式了嗎?想想吧!使命感是一切喜樂的根源,這使命感存在於每個人心中,因此,做決定之前,記得捫心自問,做這個決定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使命感。這很合理,不是嗎?如此,心懷使命,不去盤算未來,不就能引向更幸福的未來嗎?好好想想吧! 第030集

摩訶婆羅多第031~06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悵悔 犯錯受罰時,正義會拷問心靈,使其備受煎熬。這個時候我們會問,犯下罪行後,人已有所不同,其後,那人設法彌補,盡力改變自身,那為何要受罰?但,行為總有影響,種因結果。兼愛眾生,可收穫喜樂,而殺害人則其罪當誅。判斷只基於行為,那贖罪和懺悔便毫無意義麼?非也!自然有其價值。贖罪與懺悔玉汝於成,讓你為接受懲戒做好準備,換言之,若不思懺悔,刑罰有什麼意義呢?想想吧! 第031集
作惡VS行善 有人對你以怨報德,或者有人行惡,卻得善待時,你多半會質疑,與人為善、德行高尚能得到什麼好處呢?但是別忘了想想,做個小人,又有何益處?慣於作惡之人,心靈難得平靜,也無法體驗安穩,這樣的人會一直處在焦慮之中,終身追逐信仰而不可得,這算是幸福安樂嗎?但與人為善之人,以德出世之人,還有仁義行事之人,則可以收穫平穩,仁者無敵,並內心安寧,因此總會收穫尊重。換言之,善行、義舉並不是攫取幸福的手段。事實上,仁者就是喜樂的化身,而惡行、劣跡 也並不引致悲苦。行惡的那一刻,不法滋生悲苦,正法不能化身為幸福喜樂,因喜樂蘊含於正法之中。 第035集
恐懼 人類生活的驅動力,是恐懼,人們總能找到恐懼的理由。我們在人生中選擇的道路,其實也由恐懼決定,但這些恐懼是真實的嗎?想想吧,恐懼意味着,對於未來有不詳預感。但是,誰才是時間的主人呢?時間的主人,既不是我們自己,也並非我們的敵方,時間只臣服於神,所以僅僅是謀劃傷害你,就真能傷到你嗎?不是的。充滿恐懼的心情帶來的傷害遠大於外界,難道不是嗎?在困境中,擔驚受怕的心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使苦難更甚,但是,充滿信念的內心,卻能輕而易舉地克服困難。換句話說,人們因為日後的困苦將恐懼埋藏於心,可恐懼使得日後困苦有增無減,難道不是嗎?仔細想想吧! 第036集
自信 當一個人遭遇生命中的考驗又無法勝任,而對自己的力量失去信心時,就會拋棄美德,沾染惡習。事實上,人性本善,僅當他喪失自信時,惡意才伴隨而生。只有自信之人,才能承擔正法,然而什麼是自信呢?當一個人認為,人生考驗使他脆弱無力時,就對自身失去了信念,於是不去勇敢面對,反而想盡辦法,力求脫身。但如果他相信,磨難可使人更加堅強,就如同鍛煉可使筋骨強壯,那麼他必將愈挫愈勇。也就是說,自信只不過是一種心境,它只是我們對待人生的一種方式,而對待人生的方式掌握在自己手中。想想吧! 第037集
權力 對權力的貪戀,吞噬每個人的內心。人們汲汲營營,謀取權力,而這權力的影響,可能上至整個俱盧王朝,下至自己的家庭。人們總是努力謀求權力地位,然而,權力的實質是什麼,我們可曾思考過?一個掌控眾多人生,並能夠剝奪眾人自由的人,就能體驗到更多的權力。權力之實質是對他人施加的影響力,然而,真正的影響力,難道不該由愛、善意、同情心,以及正法組成嗎?若以殘暴和不義之行謀求權力,他人必定心生厭惡和反抗,其下場麼……下場就像這樣,沒錯,鐵腕也許一時有效,但那並非真正的掌權,這也就是為什麼,世人仍然尊崇像婆利古大仙和極裕仙人這樣的聖人,卻不尊崇婆羅那和希羅尼耶迦西布。請一定要好好想想,我說的對嗎? 第038集
言傳身教 每個孩子來到世上時,都是一片混沌,他的內在自我既不知什麼是善,也不知什麼是惡,換言之,剛出生的孩子,並不具有善惡之性。那麼他們的美德與惡行究竟從何而來,我們思考過這個問題嗎?孩子們會把從父母那兒耳濡目染得到的價值觀,視作行為準則,就像,要來小河邊,原本並沒有路,只因為走得人多了,才變成了路;也就是說,父母本身的欲望,決定了孩子的善惡,不就是這麼回事嗎?然而,當發現了孩子身上的惡習,父母又會震驚而傷心。他們捫心自問,孩子究竟是怎麼學壞的?事實上,父母們早就潛移默化地,將不義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這些不義之種則漸漸在心中,長成了邪惡之樹,這意味着,希望子女善良,正直的父母們,首先必須控制他們自己的欲望,這不是很必要的嗎?普天之下的父母們,都應該好好想一想。 第041集
磨難/幸福 人們本能地,希望他自己、他的家人和孩子,能得到所有的幸福,因此我們總是,儘量避免繁重的工作和麻煩,我們總是貪圖安逸和享福。想想你的人生,這難道不是真的嗎?我們總是給下一代,提供最舒適的環境和待遇,但是,你是否曾經想過,舒適對他們有什麼益處?一個嬌生慣養,高床軟枕的人,他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呢?勞作使人健康,當我們的心智面臨艱難困苦時,它變得睿智。我們曾經歷苦辛,但我們容易忘記,正是我們盡力的砥礪,使我們的身心變得強壯。這意味着,當我們給孩子,關上辛勞和悲傷的大門時,我們是不是給他們關上了幸福之門呢?好好想想吧! 第042集
專注 要學到知識必須專注投入,我們都知道這一點。但專注到底有何實際的重要性,我們考慮過這個問題嗎?人的心靈,在求知的路上總要面臨種種阻礙,有時一位學生妒忌另一位學生;有時學生會質疑教學內容;有時師長的責罰會讓學生滿腔怒火。沒有嗎?這些難道不曾發生?種種思緒亂人心神,由於心靈不安,我們無法獲取知識,只有全神貫注心靈才會安定,專注奉獻能摧毀人類的自負,能消除嫉妒野心等不良情緒,令心靈安定,思路集中。事實上,知識不拘一格,無論是來自神之造物,還是人類智慧結晶。達陀陀哩耶上師,甚至能從一牛一狗處獲取靈慧,換言之,無論是宗教知識,還是生活智慧,抑或是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要更好地掌握知識,超越老師,對老師的虔敬奉獻就尤為重要。難道不是這樣嗎?好好想想吧! 第044集
尊師 每一個向老師學習的學生,獲得的知識不盡相同。所有的學生都聽老師講課,都憧憬老師,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學有所成,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會這樣。事實是,那些沒有好好學的學生,極力做出虔敬的樣子,卻根本不明白虔敬奉獻的真正含義,只是在老師腳下放滿花束,或對老師言聽計從,就是真的虔敬了嗎?不,真正的虔敬奉獻,是全心信賴師尊,學生應在老師發話前主動作為,應該學會老師的思維方式。若學生無法在老師身上,看到梵天,毗濕奴和眾神之王的形象,他所謂的虔敬奉獻,就算不得真心實意。事實上,虔敬不是任務,而是我們內心的感受,是一種思想狀態,換言之,我們的無知,不是一種謬誤的思想狀態嗎?想一想吧!

備註:「要想從溪流汲取更多的水,就需要更大的容器;要想從老師那學來更多的知識,則需要更開闊的心胸。」

第045集
優越 何謂優越,優越意味着遠遠強於他人,也就是說,優越,與你擁有多少知識無關,關鍵是,你比其他人,多掌握了多少。換言之,一味追求優越,把求知變成了一種競技,而這競技中要何時決出勝負呢?暫時領跑是有可能的,但沒有人能永遠超群。因此,人心中會產生,不滿焦躁與掙扎。然而,若不求首屈一指,只是精益求精,情況會怎樣?精益求精,意味着汲取一切有益的知識,並非要與人一較高下,只是為了充實自己的靈魂。力求精進,不是與他人競爭,而是在跟自己較量,換言之,精益求精的人,早晚會學有大成,就算不去競逐,也堪稱出類拔萃。但若僅僅渴望成為人上人,成功與否尚未可知,卻一定無法自我精進。好好想想吧! 第046集
祈禱 每當人們面臨絕境,他們就向至高之神祈禱,懇求神靈相助渡過難關。但是,這些祈禱的真義究竟是什麼,我們可曾想過?祈禱的含義,是將一個人的畏懼,憂愁、決心選擇和謀劃,置於至高神的支配之下,也就是說,不再憂心自己的舉動將會產生何種後果,而是踐行正法,將神的意旨視為自己的命運……這不就是祈禱嗎?然而,人們真有可能理解至高神的意旨麼?他的意旨最終導至我們行動的結果。但如果人們全然棄絕了行動,又算什麼祈禱呢?事實是,行動即是人生,不貪求成果,才是真正的祈禱。如果祈禱祝告,會使一個人消極處事,無所作為,那這究竟是祈禱還是投降?好好想想吧! 第057集

摩訶婆羅多第061~09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正法 正法,每個人都在思考它的含義。有些人審視自己的正法,有些人則思慮他人的正法,人們總是議論旁人的不義,世人就沒有人不曾思考過正法,但是說到底,正法究竟是什麼?有誰能真正理解它?正法,教會人如何與他人融洽相處,如何與其他生靈和平共生,因此,正法傍身時,人們總能心安神寧,難道你就沒有這樣的體會嗎?換言之,正法能止息世間一切紛爭,但人與人之間毫無紛爭,又怎麼可能呢?想想吧,即使心中存有仁愛,也會有爭鬥紛擾嗎?我想你會回答:"肯定會有",但若思及深處,你便會領悟到,當人陷入紛爭,他就難免忘卻仁愛。那麼,欲望被人重視,傲慢與憤怒也為人重視,那麼愛呢?不,愛總是被人忽視,因為當愛被置於首位是,一切爭端、一切紛擾和一切廝殺,都將煙消雲散,若這種仁愛是對整個世界的呢?不光是針對人類,也是針對一切生靈,甚至是針對一枚草葉。若人心中存有大愛,那麼怒氣又怎能從中滋生呢?當然不能,愛意總是針對他人而生,而若將此愛意延展於整個造物,那便有了同情心。同情心,也就是接受整個世界,對每個人都心存愛意,也不抗拒任何人的愛。同情心才是正法的根基和本質,正法若是參天古木,同情心便是其蒂固深根。但有些時候,人們徹底忘記了正法的本質,他依仗並執着於規則與傳統,同情心當然是拋之腦後了,而社會中爭鬥侵蝕,妒意蔓延,剝削瀰漫,憤怒滿盈,恨意滋生。也就是說,不義把持了社會,到那時,至高神就必須化身,來指引凡人,何為正法。摩訶婆羅多是一個時代的傳說,一些人誤把傳統當做正法,而同時其他人耽於不義,並陷入怒火,恨意與野心的漩渦不可自拔,這就導致正法分崩離析。那時,人們的愛是局限的,他們對世界不懷大愛,同情心無處容身,因此,我,將化身下凡!」 第066集

摩訶婆羅多第091~12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第0集

摩訶婆羅多第121~15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第1集

摩訶婆羅多第151~18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第1集

摩訶婆羅多第181~21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第1集

摩訶婆羅多第211~240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第2集

摩訶婆羅多第241~267語錄[編輯]

主題 語錄 出處
第2集

其他語錄[編輯]

  1. 刀槍的傷總有一天會好,火燙傷也會漸漸復原,可是言語的創傷要叫人痛苦一輩子。
  2. 能忍受鄰人辱罵的人就能征服世界。能控制自己怒火像駕馭野馬一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御者,而那些僅僅手握韁繩卻任馬匹胡奔亂跑的人並不算是御者。能像蛇脫皮似的消除自己怒火的才是真正的英雄。受到別人的嚴重打擊能毫不動搖的人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從來不發怒的人比之那些遵照經典規定虔誠進行了一百年祭祀的宗教儀式主義者還要高超。愛發怒的人會被自己的僕人、朋友、兄弟、妻子所棄絕,會脫離道德和真理。一個有智慧的人對於孩子們所說的話是絕不會記在心頭的。 憤怒是人類自身的最大仇敵。—— 廣博仙人
  3. 當我用弓箭瞄準那隻鳥兒時,我只是看到它的眼睛,其餘的我都看不見――既看不見國王,也看不見樹,甚至連鳥本身都看不見。 While I was aiming my arrow at that bird, I see only the eye of it and nothing else――not the kings, not the trees , not even the bird itself.
  4. 不必去羨慕任何人, 與人相處,要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 不能過高自傲,也不要過低自卑。 偉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為你跪着。
  5. 祈禱的含義是將一個人的畏懼、憂愁、決心、選擇和謀劃,置於至高神的支配之下,也就是說不再憂心自己的舉動將會產生何種後果,而是踐行正法。將神的意旨視為自己的命運,這才是祈禱。最高神的意旨最終導致我們行動的結果,但如果人們全然棄絕了行動,又算什麼祈禱呢?事實是行動即是人生,不貪求成果,才是真正的祈禱。如果祈禱祝告,會使一個人消極處世,無所作為,那這究竟是祈禱還是投降呢?
  6. 所謂未來,無非是我們今日的決定與行為的後果。如果你為今日的決定感到滿足,那麼就請堅信,你一定會被賜予幸福的未來。 你是選擇攥成拳的傲慢,還是掬起雙手的奉獻,你能參悟這種智慧嗎?
  7. 數論瑜伽 肉身既不界定自我與他人,也不是人際關聯的基石。區分自我與他人的是人自身的秉性、舉止和作為。那麼秉性、舉止和作為是如何形成的呢?人的生命,只是二十種可見和不可見之物的調和,但顯然,每個人的秉性和他的作為差異顯著。其根源在於「三性」【註:三性,或三德,是原質的三種物質。數論派哲學內,三性同時存在於人性中,每個人的人性取決於這三性的配比】:暗性、憂性和善性。「暗性」就是昏聵。【註:也指黑暗,以及(通常是因傲慢而達到的)盲目且無知的狀態】人若不辨善惡地度過一生,便是受暗性主導,他活着好似鳥獸,只為滿足肉身的本能需求。「善性」是指智慧之光。人若任何境況下都先考慮正法、真理和規則,再付諸行動,那就是受善性主導的人生。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那些人,他們擁有智慧,但受縛於身心之欲,當人受到「憂性」主導,就會活得傲慢自負。暗性、憂性、善性互相調和,它們的多寡,奠定了一個人的秉性。 【註:原人指代精神、意識、普遍公理以及宇宙的終極原因;原質指代物質現實的起源及本身,且能經歷改變。此外,原人/原質的配對可以指代類似精神/物質的對應關係】
  8. 人是什麼?人不僅是五大(即地、水、風、火、空,五種元素),不僅是五唯(即形、味、香、觸、聲,五種精細成分),也不只是五知根(即眼、耳、鼻、舌、皮,指感覺器官)、五業根(即口、手、足、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指行動器官)和三性。人不僅是這些內容的組合,人若要產生行動,還需要一種力量,這力量叫做「覺」【註:智慧、覺識、意識、感知能力】。與「覺」一起,凡此二十三諦,構成「原質」。寄宿於這二十四諦構成的人體之內的就是「原人」,即「無上我」的分體【註:無上我,指宇宙靈魂】,我們將其稱之為「靈魂」。當原質與原人合二為一時,也就是當無上我的分體作為靈魂寄宿於肉身之中時,人就獲得了生命。 【註:「二十三諦」,數論哲學認為,世界由原質和原人兩大本質構成,其中原質在三性作用下失去平衡產生二十三諦。二十三諦為覺、我慢(我執)、心(思維器官)、五大、五唯、五知根、五業根。二十三諦再加非顯(即原質)和原人即為數論二十五諦,是構成世界的基本因素】 【註:《薄伽梵歌》認為眾生的靈魂是無上我的一部分,靈魂之間本質上沒有區別】
  9. 靈魂是什麼?【註:靈魂,通常譯成「我」。有時可以指宇宙靈魂(大我),等同於「無上我」,有時則指個體靈魂(自我)】如同人駕駛戰車,靈魂駕馭肉身,通過肉身這一媒介,靈魂體驗肉身的喜樂悲苦,但靈魂不是肉身。肉身會消亡,但靈魂不滅。「唯斯刃不能刊兮,唯斯火不能焚;唯斯木不能濕兮,唯斯風不能幹。」靈魂縱然寄宿於肉體,但它是永恆的。「身雖戮兮彼不毀」。肉身並不是人(肉身非人,因為肉體可能失去感知能力,而人不會),人若失去知覺,或是失去意識,也一樣存活。由此可知,人的知覺意識,也不是肉身。人若是像這樣看待自身,「我非感官,亦非肉身」【註:感官,佛經舊譯「根」,感覺器官和行動器官的總稱】,「不是情感,亦非思想,亦非智慧」,有這種理解的人,最終便能領悟自身亦即靈魂。 【註:《薄伽梵 歌》不認為意識等同人的生命,而將意識解釋為永遠被動的、由靈魂(自我)派生的原質表現】
  10. 靈魂的目標又是什麼?當無上我分離,原人和原質誕生,原人,也就是無上我的分體,成為靈魂,寓居在每一個生靈之內,靈魂被依戀和昏聵包圍。【註:依戀,也有「迷惑」之意;昏聵,也有「盲目、無知」之意】。從這些混沌中覺醒,領悟自身乃無上我的一部分,便是靈魂的職責、目的 以及一生要務。
  11. 珠寶沾染塵土,就喪失光澤,同樣,被原質二十四諦環繞的靈魂,也會忘記自己乃是無上我的分體。不滅的靈魂誤把可滅的肉身視為一切,無法領悟自我與肉身的區別,肉身感受到的樂、悲、香、味,凡此種種,都被靈魂誤當作自身經歷,而且從不勉力超越自身。若靈魂不思自修,不斷作惡,就必須實施懲戒,喚醒它們。
  12. 正法與非法又是什麼?【註:正法,本意「支撐、維持事物固有秩序」,延伸含義包含「道德、法律、倫理、規則、人的社會義務、職責」;非法,即其對立概念】
  13. 認清自己是不滅的靈魂,並且知曉自身乃無上我的分體,此道便為「正法」。當知曉自身乃無上我的分體時,便會感知,萬物皆為無上我,無上我亦是萬物,萬物與無上我毫無差別。領悟這一點的人,不會對其他生靈施加暴行。【註:據《薄伽梵歌》的等同論觀點,世界萬物都是等同的、無差別的。你等於我,我也等於你;一等於多,多也等於一】【註:比對老子齊物論】。他明白,切斷舌頭,痛的不僅是舌頭,這痛楚遍及全身。同樣,若一人遭受痛苦,全世界也都承其痛楚。只要世上尚有一人承受痛苦,就沒有人能享受真正的快樂。參悟了這一點,人便充滿同情,這便可稱為「正法」。【註:同情心是正法的根基】
  14. 若是受「暗性」影響,人就會苛刻、殘暴且自私地對待他人,只為自己的喜樂,將悲苦強加於人,這種人無法接近無上我,也就是說,非法使人忽視無上我。(也就是說,非法也是無知的後果。這麼說,我們應該憐憫無知者啊,為何要懲罰他們?)當無知之人不承認真理之智的價值,甚至不屑一睹智慧的真容,那麼懲罰就是一種憐憫。是對無知之人的憐憫,也是對他人的憐憫。
  15. 萬物演變,最終走向無上我,乃是必然。但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形,無知、耽溺、非法滋生,對於「正法絕跡」的恐懼蔓延,世間正法殆亡,同情和真理俱遭毀滅,為了讓後代重獲正義,誅滅罪惡並重振正法,就勢在必行。
  16. 行動有束縛,但作為無束縛,了解行動和作為的差異也很必要。所有行動均是作為,但並非所有作為皆為行動。行動是渴望得到結果的作為,當人渴望收穫喜樂、財富、褒獎而有所作為,那他的作為便受結果約束。從事行動,而期待果報,我們稱它為「自私行動瑜伽」。從事行動,不計果報,那就是「無私行動瑜伽」。對「果」的貪求,就是人反覆投生的原因。事實上,人並非被行動本身束縛,而是被對「果」的期許束縛。 【註:行動,也稱「業」,指身、口、意的活動,指人的行動,也指人的本職工作。印度許多宗教哲學思想認為,「業」一定會產生「果」,在意識到「果」的前提下,從事「業」就帶有目的性,行動的束縛就來源於這種目的性。這裏「行動」指人的本職工作,而「作為」指人的所有動作。】 【註:行動瑜伽,也叫「業瑜伽」,指以超然態度履行個人的義務和職責,不懷私慾,不求私利,不計成敗得失。】
  17. 如果你期待贏得此戰,那麼,倘若失敗,你就會感受莫大傷悲,這種傷悲將驅使你做出更多的作為,如此往復,你就不得不從生死輪迴中能夠解脫。而如果你勝利了,你就會滋生傲慢,那份傲慢,將最終驅使你征服世界,你會殺戮無度,罪孽將緊縛住你。想想吧,如果你對勝利毫無希求,同時也不懼怕落敗,那麼你在戰後,會體驗喜樂還是悲傷?……也就是說,你的喜樂、悲傷、絕望、沮喪、傲慢,並不是這場戰爭本身引起的,而是起因於你對戰爭結果的期許。「平等於苦樂,得失勝敗兮,乃備而赴戰,如果爾不得罪」。也就是說,對悲喜一視同仁,不計較得失成敗,若你這般投身戰鬥,你便可不染罪孽。這便是行動瑜伽。懂得「數論」智慧的人,知曉自己,並非肉身,乃是靈魂。肉身的感受和體驗最終會隨死亡消散。因此,這些都不是真實的,不過是幻影。體悟到這些都人更容易成為「行動瑜伽行者」。 (如果「作為」註定會受到束縛,那麼棄絕於世豈不更合事理,更明智?)【註:棄絕於世,放棄本應屬於自己的社會責任、權利、財產等】正是這種想法導致今日之戰。當由善性主導的人以及知曉正法的人放棄行動,那麼奸惡之徒,便會掌管世界。……但苦澀的現實是,只有由善性主導的人,才能造福世界,但恰恰是這些人,最容易萌生棄絕的念頭。就好比清水蒸騰散盡,而淤泥則留在原處。同樣,由善性主導的人紛紛棄絕於世,剩下由暗性主導的惡徒,在世間作惡。這便是罪惡與不義在世間滋長的原因。但行動瑜伽能從這怪誕境況中拯救世界,行動瑜伽行者放棄的,是對果報的期許,而不是放棄行動本身。他入世,形同出世。他從事行動,但也不湎於行動。行動瑜伽行者從不抱有期許,無論是對他的孩子還是親屬,甚至對他的從屬,也無期許,他獲得棄絕者的果報,卻也如入世者一般造福世人。【註:棄絕者追求完全不造業,即「不造成任何果報」。「獲得棄絕者的果報」就等於不受「果報」的束縛。】 (世人皆為造福子孫而操勞,我們又怎麼做到對子孫也不期許歡愉呢?)人們為後代付出,是一筆生意,還是愛意的體現?(是愛。)那為何還要期許回報呢?計較得失的,是生意,而不是愛意。人若是好好教導後代,向後代傳授愛與正法的知識,那麼他必將收穫後代的關愛。兒女的行動、親屬的行動,是他們的行動。既然我們無法左右他們的行動,那為何還要對他們懷抱期許呢?生命中沒有什麼行動是必然與希望和期許掛鈎的。既然萬物皆為無上我,世人也是無上我的分體,人的所有行動也都出自無上我,那麼人本身,其實就什麼也沒做。這便是行動瑜伽的基本理論。 「三性為境吠陀言,超乎三性。超脫雙昧永存善,無心得守為自我。」擯棄三性,超脫三性。擺脫兩難的困境,始終保持良善,將靈魂寄予無上我。攫取外物的欲望,守護所得的念頭,必須捨棄。「爾之分唯在於行兮,無時或在其果;勿因業果故為兮,亦毋以無為而自裹。」你的職責只是行動,而結果掌握在神手中,所以,既不要放棄行動,也不要對行動的結果有所期許。「物境則離兮,離彼無耽執之有身;猶存之味想亦離兮,儻有見乎至真。」為了逃避滋味,而放棄進食,這種人實際上從未脫離對滋味的渴望。他面臨兩方面的損失。首先,不進食,他會變虛弱,以至於無力接近無上我;其次,他心中仍舊充滿對滋味的渴望。……與其放棄進食,不如放棄對滋味的期許。行動瑜伽行者摒棄心中一切渴望,他視生命為己任,並且從事作為,但他從不被作為所縛。對自己的作為不求果報的人,他的行動不會落空。一個失敗後仍不動搖的人,一個得勝後仍不自負的人,這樣的人便是行動瑜伽者。 【註:《薄伽梵歌》認為三性既是世界的組成部分及其運動變化的決定因素,又是束縛靈魂(自我)的桎梏。超脫三性:指沒有特徵的、無形的、無德性的,此處意譯為「超脫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