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大關係
外觀
《論十大關係》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於1956年4月25日在北京中南海頤年堂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語錄
[編輯]- 提出這十個問題,都是為着一個目的,為着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一切可用的力量,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一切可用的力量,是我們歷來的方針。過去實行這個方針,是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為了結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現在為了新的革命,就是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的國家。不論在革命中間,或者建設中間,同樣應當實行這個方針。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是,有一些問題還是值得談,其中有些新東西。我們的工作也還有缺點,有不夠的地方。談一談,考慮這些問題,正確處理這些矛盾,可以少走些彎路。
- 重工業是重點,要優先發展,大家沒有異議。在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工業和農業的關係問題上,我們並沒有犯過原則性的錯誤,我們沒有犯過有些社會主義國家那種錯誤。他們片面地着重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和農業,因而市場上的貨物不夠,生活品不夠,貨幣不穩定。我們對於輕工業和農業都是比較注重的。我們市場上的貨物比較充足,同有的國家在革命以後的市場情況不同。我們的生活品,說十分夠也不那麼夠,但是我們有相當豐富的民生日用商品,並且價格是很穩定的,人民幣是穩定的。這並不是說,現在沒有問題了。也還是有問題的,就是對於輕工業,對於農業,比過去要更加注意,就是適當地調整一下重工業和輕工業、工業和農業的投資比例,要在工農業總投資中適當地增加輕工業和農業的投資比重。
- 這樣,是不是重工業不是為主了呢?還是為主。是不是對於重工業不注重了呢?現在這樣提,投資的重點也還是重工業。
- 今後需要在輕工業和農業方面多投一點資,讓這方面的比重加重一些。加重一些,是不是要改重點?重點沒有變,重工業還是重點,但是輕工業和農業這方面要加重一些。
- 加重的結果會怎麼樣?結果就是會更多更好地發展重工業,就是會更多更好地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
- 發展重工業,需要有資金的積累。積累從那裏來?重工業可以積累,輕工業和農業也可以積累。但是,輕工業和農業能積累得更多些,更快些。
- 這裏就發生了一個問題:你究竟想發展重工業還是不想?或者想得厲害一些,還是想得差一點?你如果是不想,那就打擊輕工業,打擊農業;你如果想得差一點,也可以對輕工業少投一些資,對農業少投一些資;你如果想得厲害,那你就要注意發展輕工業,就要注意發展農業,使得生活品更多些,積累就會更多些,幾年之後,投到重工業方面的資金也就會更多些。所以這是一個真想、假想的問題。
- 當然,對於發展重工業,真想假想,在我們這裏來說,不適當。誰不真想?就是想得厲害不厲害。你真正想重工業想得厲害,你對輕工業就應當多投一些資,不然你想得就不十分真,只有九分真,那就不厲害,那就是你對於重工業不十分注重。你如果十分注重,你就要注意發展輕工業,因為:第一是它能滿足人民的生活,第二是它能更多更快地提供積累。
- 在農業問題上,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證明,農業集體化了,搞得不好也還是不能增產,農業機械化了,搞得不好,也同樣不能增產。有的國家的農業,不能增產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國家對農民的政策有問題,在稅收上使農民的負擔很重,在價格上農產品很便宜,工業品很貴。我們在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同時,得把農業擺到一定的位置上,實行正確的農業稅收政策和正確的工農業品價格政策。
- 農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從我們的經驗來看,是很清楚的。解放幾年來的事實證明,那一年的農業豐收了,我們那一年的日子就好過。
- 我們的結論是這樣:用少發展一些輕工業和農業的辦法,來發展重工業,這是一種辦法。用多發展一些輕工業和農業的辦法,來發展重工業,這又是一種辦法。前一種辦法,片面發展重工業,不照顧人民生活,後果是,人民不滿意,重工業也不會真正搞好。從長遠觀點來看,這種作法,反而會使重工業發展得慢些和差些。幾十年後算總賬,那是划不來的。後一種辦法,把重工業的發展建立在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礎上,使重工業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結果是,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多些和好些。
- 發展內地工業是對的,是主要的,但必須注意照顧沿海。
- 我們應當儘量利用可能的時間,使沿海工業有所發展。我不是講新的工廠都建在沿海。新的工廠百分之九十以上應當建在內地。但是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比如鞍鋼、撫順就在沿海;比如大連有造船工業;
- 今後,大部分的重工業,百分之九十或者還多一點的重工業,應當擺在內地,使全國工業布署逐步平衡起來,使全國工業有個合理的佈局。這毫無疑義。但是,部分重工業還要在沿海新建和擴建。
- 過去工業的老底子主要在沿海,我們如果不注重沿海工業,就要吃虧。充分的利用沿海工業的設備能力和技術力量,好好地發展沿海的工業,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發展內地工業,支持內地工業。對沿海工業採取消極的態度是不對的。這種消極態度,不但妨害沿海工業的充分利用,而且也阻礙內地工業的迅速發展。
- 我們都想發展內地的工業,問題在於你是真想還是假想,如果是真想而不是假想,就必須多利用沿海的工業,努力搞好一些沿海的工業,特別是輕工業。
- 從現有材料看來,有些輕工業工廠建設很快,投入生產並全部發揮生產能力以後,一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資。這樣,五年之內,除本廠以外,就可以增加三四個廠,有的五年可以增加兩三個,有的可以增加一個,至少可以增加半個。這同樣說明利用沿海工業的重要。
- 我們的遠景規劃缺少四十萬名技術幹部,可以從沿海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中培養出來。技術幹部不一定要科班出身。高爾基只讀了兩年小學,魯迅,大學沒有畢業。在舊社會,他只能當講師,不能當教授。肖楚女同志更是沒有上過學校。應當相信,技術工人,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可以成為很好的技術幹部。
- 總之,不發展輕工業就不能發展重工業,不利用沿海工業就不能建設內地工業,對沿海工業不能只是維持,而是要適當的發展。
- 國防不可不有。把兵統統都裁掉了好不好呢?那不好,因為還有敵人,敵人在「整」我們,我們還受敵人包圍麼!
- 我們現在還沒有原子彈,但是我們過去也沒有飛機和大炮,我們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和蔣介石的。我們已經相當強,以後還要更強,可靠的辦法就是把軍政費用擺在一個適當的比例上。使軍政費用支出的比重,分幾個步驟,降到國家預算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增加經濟建設費用,使經濟建設有更大和更快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國防建設也就能夠得到更大的進步。這樣,在一個不長的時期內,我們就不但會有很多飛機,很多大炮,而且還可能有自己的原子彈。
- 在一九五○年,我們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就已經提出精簡國家機關,減少軍政費用的問題,並且認為這是爭取我國財政經濟情況根本好轉的三個條件之一。但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軍政費用佔國家預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二,即有三分之一的支出用於不生產的方面,這個比重太大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應當想辦法把這個比重降低下來,以便抽出更多的資金,投入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
- 講工人。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每個工作日的產值增加了,工資也需要適當調整,不注意這點是不妥的。
- 解放以來,工人的生活有很大改善,這是大家知道的。有些過去家裏根本沒有職業的,現在有人就業了。有些只有一個人就業的,現在有兩個人或者三個人就業了。我就碰到過這樣的家庭,過去他們沒有就業的,後來夫婦兩人還有一個女兒都有了職業,合起來生活當然就不錯了。我們的工資,一般的說,還不算高,但是因為就業的人多,又因為物價低而穩,生活安定,工人的生活水平同解放以前是根本不可比的。工人群眾的積極性一直是高的。
- 上面講的,是要注意發揮工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工廠,整個生產單位也有一個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問題。
- 任何事物都有統一性和獨立性,都有統一性和差別性。不能光有統一性,沒有獨立性,沒有差別性。比如,現在開會是統一性,散會以後是獨立性。有的人去散步,有的人去讀書,有的人去吃飯,各人都有各人的獨立性。如果一直把會開下去,無休止的開下去,那怎麼行呢?那不是會把人開死嗎!所以,每個生產單位,每個人都要有主動性,都要有一定的獨立性,都要有同統一性相聯繫的獨立性。
- 給生產者個人以必要的利益,給生產單位以一定的主動性,這對整個國家工業化好不好?應當是更好一些,如果更差一些,那當然不要。把什麼東西統統都集中起來,把工廠的折舊費也都統統拿走,使得生產單位沒有一點主動性,那是不利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經驗不多,在座的同志們的經驗恐怕也不多,我們正在研究。那麼多工廠,將來還要多,使得它們的積極性能夠充分地調動起來,這對我國的工業化一定會有很大的好處。
- 講到農民。我們和農民的關係歷來都是好的。但是,在糧食問題上也曾經犯過一個錯誤。一九五四年全國因水災減產,我們多購了七十億斤糧食,這樣一減一多,農民就有意見了。不能認為我們一點缺點也沒有。沒有經驗,摸不清底,多購了七十億斤,這就是缺點。由於我們發現了這個缺點,一九五五年就少購了七十億斤,又搞了一個「三定」,加上豐收,一增一減,使農民手裏多了一百多到二百億斤糧食,所有過去對我們有意見的農民都沒有意見了,都說:「共產黨真是好」。這個教訓全黨必須記住。
- 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同工廠一樣,也是生產單位。在集體經濟組織裏面,集體同個人的關係必須搞好,必須處理得恰當。搞得不好,不注意農民的福利,集體經濟就不會辦好。在這個問題上,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可能是犯了錯誤。在那裏,集體經濟組識,有些大概辦得好,有些辦得並不是那麼好的。辦得不好的,農業生產就不那麼發展。集體要積累,但必須注意,不能夠向農民要得太多,不能夠把農民挖得太苦,除了碰到不可抗拒的災害以外,必須在增加農業的基礎上,使農民每年的收人比前一年有所增加。
- 集體經濟所有的東西,都是為農民服務的,生產費不必說了。管理費也是必要的,公積金是為了再擴大生產,公益金是為了農民的福利。對生產費、管理費、公積金、公益金這幾項,我們應當同農民在一起研究出一個確當的比例。
- 國家要有積累,集體也要有積累,但是都不能過多。國家的積累,我們主要是經過稅收,而不是經過價格。工農業品的交換,在我們這裏是採取縮小剪刀差,等價交換或者近乎等價交換的政策,工業品是採取薄利多銷的政策和穩定物價政策。
- 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也是一個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應當更多的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在中央的統一計劃下,讓地方辦更多的事。
- 現在看起來,恐怕要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利,地方的權利過小,對建設社會主義是不利的。我們的憲法上規定,地方沒有立法權,立法權集中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但是,只要不違背中央的政策,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而情況需要,工作需要,地方也可以訂些章程,訂些條例。在這方面,憲法並沒有約束。
- 重工業要發展,輕工業要發展,就要有市場和原料,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發揮地方的積極性,要鞏固中央的領導,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 現在幾十隻手插到地方,使地方的事情不好辦。各部天天給省、市的廳、局下命令,這些命令雖然中央不知道,國務院不知道,但是都說是中央來的,給地方壓力很大。表報之多,鬧得泛濫成災,這些都應當改變,都要商量出調整的辦法。
- 我們要提倡同地方商量辦事的作風。黨中央辦事,總是同地方商量,不同地方商量從來不盲目下命令。在這方面,我們希望中央各部好好注意。凡是同地方有關的事情,都要先同地方商量,在商量好了以後再下命令。
- 我們要統一,也要有特殊。為了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各地都必須有適合當地情況的特殊,這種特殊,不是為高崗那種鬧獨立王國的特殊。而是為了整體利益,為了加強全國統一所必要的特殊。
- 總之,地方要有適當的權力,這對我們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反而有利,把地方的權力縮的很小,恐怕是不那麼有利。
- 這個問題,我們的政策是穩當的。得到少數民族的贊成。我們着重反對大漢族主義。地方民族主義是有的,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反對大漢族主義。按人口,漢人佔大多數,如果漢人搞大漢族主義,排擠少數民族,那就很不好。所以,要在漢族中間廣泛地進行無產階級的民族政策教育。對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要來一次檢查。早兩年有一次檢查,現在應當在來一次檢查。如果有關係不正常的,應當加以調正,不要只口裏講。現在有許多人講不要大漢族主義,口裏講得好,實際上沒有做。
- 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管理體制,財政體制,究竟怎麼樣才適合,也要好好研究一下。少數民族地區是地大物博,漢民族是人口眾多。少數民族地區的地下寶藏不少,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漢民族必須積極幫助少數民族進行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經過民族關係的改善,把一切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統統調動起來。
- 究竟是一個黨好,有幾個黨好?現在看來,還是有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一直到一切黨派都自然消失了的時候為止。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有好處。
- 黨派是歷史上產生的東西。世界上的東西,沒有什麼不是歷史上產生的,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凡是歷史上產生的,也要在歷史上消滅。共產黨是歷史上產生的,因此它總有一天要消滅,民主黨派也是這個命運。
- 無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專政在將來都是要消滅的。但是,現在非有不可,否則不能。
- 現在,我們國內是民主黨派林立,其中有些人對我們還有很多意見。對這些人,我們採取又團結又鬥爭的方針,要把他們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 中國在形式上沒有反對派,所有民主黨派都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但是實際上,這些民主黨派中的一些人就是反對派。在「把革命進行到底」,外交政策「一邊倒」,抗美援朝,士地改革等等問題上,他們都是又反對又不反對。對於鎮壓反革命,他們也還有意見。他們說共同綱領好得不得了,不想搞憲法,但是憲法起草出來了,他們又全都舉手贊成。事物常常走到自己的反面,民主黨派中的一些人對許多問題的態度也是一樣。他們是反對派,又不是反對派,因為他們要愛國,常常由反對走到不反對。
- 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係要有所改善。我們要讓民主黨派人士說出自己的意見,只要說得有理,不管誰說的,我們都接受,這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主義都有利。
- 反革命是什麼因素呢?它是消極因素,它是破壞因素,它不是積極因素,它是積極因素的反對力量。
- 那麼,消極因素可以不可以轉變為積極因素?破壞因素可以不可以轉變為有利因素?反革命分子可以不可以轉變?這要看什麼社會條件。死頑固,死心塌地的反革命,必然有。但是,在我們的社會條件下,就他們大多數人來說,將來有一天是會轉變的,當然,有些人或許沒有來得及轉變,閻王就請去了,有些人誰曉得他們那一年會轉變?
- 由於人民力量的強大,由於我們對待反革命分子採取了正確的政策,讓他們在勞動中改造自己成為新人。這樣,有不少反革命分子變成不反革命了,他們參加了農業的勞動,參加了工業的勞動,有一些人還很積極,做了有益的工作。
- 關於鎮壓反革命的工作,有幾點是應當肯定的。比如講,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那一次鎮壓反革命是不是應該的?似乎有這麼一種意見:那一次鎮壓反革命也可以不要。這麼看是不對的。應該承認,那一次鎮壓反革命是必須的。
- 對待反革命分子的辦法是:殺、關、管、放。殺,大家都知道是什麼一回事。關,就是關起來勞動改造。管,就是放在社會上讓群眾監督改造。放,就是可捉可不捉的就不捉,或者捉起來以後,表現好的,把他放掉。按照不同情況,給反革命分子各種不同的處理,是應當的。這些辦法,都需要給老百姓講清楚。
- 殺了的那些,是什麼人呢?那些是老百姓非常仇恨的,血債重的分子。六億人民的大革命,不殺掉一批「東霸天」、「西霸天」,對他們講寬大,老百姓不贊成。肯定過去殺這批人殺的對,在目前有實際意義。不肯定這一點就不好。這是第一點。
- 第二點,應當肯定的,在社會上還有反革命分子,但是已大為減少。我們的社會秩序很不錯,也還不能放鬆警惕。說一個反革命分子也沒有了,高枕無憂,那就不對。
- 今後社會上的鎮反,要少捉少殺,對多數反革命分子,要把他們交給農業合作社來管制生產,勞動改造;但是,我們還不能宣佈一個不殺,還不能廢除死刑,假定有一個反革命分子殺了人或者炸了工廠,你說殺不殺?那就一定要殺。
- 第三點,應當肯定的,在機關、學校、部隊裏面進行鎮反工作,我們要堅持在延安開始的一條,就是一個不殺,大部不抓。有些人不殺,不是他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掉了沒有什麼好處,不殺掉卻有用處。一個不殺,有什麼害處呢?能勞動改造的,就讓他去勞動改造,把廢物變為有用之物。再說,人的腦袋不像韭菜那樣,割了一次還可以長起來,如果割錯了,想改正錯誤也沒有辦法。
- 機關鎮反,實行一個不殺的方針,不妨礙我們對反革命分子採取嚴肅態度,但是可以保證不犯錯誤,可以保證犯了錯誤還能夠改正錯誤,可以穩定很多人。不殺頭就要給飯吃。所以對一切反革命分子都應當給以生活出路,使他們都有奔頭。這樣做,對人民事業,對國際影響都有好處。
- 鎮壓反革命,還要作長期的艱苦工作,大家不能鬆懈。
- 黨內黨外都要分清是非。如何對待犯了錯誤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正確的態度,應當是允許人革命,人家犯了錯誤,必須採取「治病救人,懲前毖後」的方針,幫助他們改正。阿Q正傳是一篇好文章,我勸看過這篇文章的同志再看一遍,沒有看過的同志好好地看一看。魯迅在這篇文章裏面,主要是寫一個落後而不覺悟的農民,寫他最怕人家批評,一批評就和人家打架。他頭皮上長了幾處癩瘡疤,自己不願說,也怕人家說,愈是這樣,人家說的愈厲害,結果鬧得愈被動。魯迅在這篇文章裏專門寫了「不准革命」一章,說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其實阿Q的所謂革命,不過是想搶點東西而已,可是這樣的革命也還是不准。
- 如果我們在社會上不准人家革命,那是不好的,已經進了黨了,人家犯了錯誤,不准他改正錯誤,也是不好的。
- 我們應當容許人家革命,有人說對犯了錯誤的人,要看他是否改正。這樣說是對的,但是只說對了一半,還有另外一半,那就是要向他們做些工作,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 對犯錯誤的人應當一是「看」,二是「幫」。對犯錯誤的人,要給工作,要給幫助,不要幸災樂禍,不給幫助,不給工作,是宗派主義的做法。
- 對於革命來說,總是多一點人好,犯錯誤的人,其中除了極少數堅持錯誤,屢犯不改的以外,大多數是可以改正的。正如得過傷寒病的可以免疫一樣,犯過錯誤的人,只要善於從錯誤中取得教訓,謹慎了,可以少犯錯誤。我們希望所有犯過錯誤的人都有免疫力,倒是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有危險,更要警惕,因為沒有這種免疫力,容易翹尾巴。
- 結果跌倒了爬不起來。好意對待犯錯誤的人可以得人心。對待犯錯誤的同志,究竟是採取敵視態度還是採取幫助態度,這是區別一個人好心還是壞心的一個標準。
- 是非要搞清楚,分清是非關係,可以教育人,可以團結全黨,黨內有爭論,有批評,有鬥爭,這是必要的。按照情況,恰如其分的合乎實際的批評,甚至採取一點鬥爭,這是為了幫助他改正錯誤,是為了幫助人家。
- 我們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這個口號,我想是提得對的。有一種國家領導人不敢提這個口號,也不願提。要有一點勇氣,就要把戲台上的那個架子放下來。
- 我們願意學習世界上一切國家的長處,一切民族的長處。每一個民族都有他的長處,不然為什麼能存在,為什麼能發展。承認每一個民族都有長處,不是說就沒有缺點,沒有短處。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這兩點都會有。我們的支部書記、軍隊的連長、排長,他們都曉得,在小本本上寫着,今天開會不為別的,總結經驗有兩點:一個是優點,一個是缺點,他們都曉得有兩點,為什麼我們只提一點,只有優點沒有缺點?那有這個事?一萬年都有兩點,那個時候有那個時候的兩點,現在有現在的兩點。個人有個人的兩點。總而言之,是兩點,而不是一點,說只有一點,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 有些人對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完全以「風」為準,今天刮北風,他是北風派,明天刮西風,他是西風派,後來又刮北風,他又是北風派,自己毫無主見,絕對主義,往往當這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我們不要這樣,不可盲目地學,要有分析,要有批判地學,不可以搞成一種偏向,對外國的東西一概照抄,機械搬用。
- 我們是這樣提問題的,學習普遍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我們的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我們要能夠獨立思考。
- 我們公開的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學習外國的一切先進的優良的東西,而且永遠地學下去,我們公開的承認本民族的缺點,別民族的優點。
- 一為「窮」,一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算那麼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不高。窮則思變,才要革命,才要發奮圖強。一張白紙正好寫字。當然,我是就大概而言,我國的勞動人民有豐富的智慧,而且已經有一批不錯的科學家,不是說都沒有知識。
- 即使將來工農業很大發展了,科學文化水平大為提高了,我們也還是要把謙虛謹慎的態度保持下去,不要把尾巴翹起來,還是要向人家學習。一萬年都學習嘛。這有什麼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