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9年至1961年间发生全国性饥荒的一段时期,也有学者将1958年、1962年划入饥荒时期。 据各方估计,三年困难时期间发生的大饥荒共造成了中国大陆1500万至5500万人的非正常死亡,被广泛视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饥荒,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

相关语录[编辑]

  • 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1962年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于对已退居二线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1]
  • “我们党是从来不认错的,实在说不过去了,就找替罪羊,将错误都推到他们身上,如林彪,四人帮。找不到替罪羊就说是自然灾害,如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饿死几千万人,纯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错误。”“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农村饿死几千万人,工人阶级没能给予(农民)有效的救助,自己吃商品粮,有副食供应,有布票,保证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赵紫阳[2]
  • 回顾三年困难时期,到处闹浮肿,饿死人,非正常死亡人口达数千万,比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死的人还要多。是什么原因?刘少奇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现在看基本上是人祸,这个‘人祸’就是瞎指挥,就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左倾机会主义’。
    ——2004年,前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

参考文献[编辑]

  1. 《四清运动实录》,郭德宏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亦有其他一些报道记述了此谈话,包括刘少奇的儿子刘源等。
  2. 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赵紫阳还说过什么?——杜导正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