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叔本華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Schopenhauer (1855)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的哲学家。

語錄[编辑]

原文:Der Mensch kann tun was er will; er kann aber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
英譯:Man can do what he wants but he cannot want what he wants.
  • 音樂,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理解的真正的普遍性語言。
    • 《意欲與人生間的痛苦》
  • 世界是我的觀念。
    •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 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 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 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 金钱是抽象的快乐。
  •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 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 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
  • 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 阴郁而充满忧虑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
  • 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
  • 恋爱是结婚的过程;结婚是恋爱的目的。
  • 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
  • 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 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 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
  • 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
  • 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 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仅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释的教科书。
  •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 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他多半会像其他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
  •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 等待,是偷懒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 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 智慧之士比一般人更需要阅读、观察、学习、沉思以及训练自己,总之,他需要不受打扰的闲暇。
  • 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得只是人的感觉。
  •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敌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牺牲生殖来击败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体的最终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关于人性[编辑]

  • 女人是控制男人的生物。獅子有抓,象有牙、男人擁有雄壯的體魄,而女人擁有控制男人的狡猾智慧。
  • 发怒并非没有快乐,发怒比蜜糖还要甜。
  • 当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扉时,你就该大大的开放你的心,让愉快与你同在。
  •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 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 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 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 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好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
  • 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 结婚就意味着平分个人权益,承担双份义务。
  • 因为热情依靠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把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对个人也有价值,所以在达到种族的目的之后,造化的骗术必然消失。个体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种族欺骗的对象。
  • 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 谁失去了希望,谁也就没有了恐惧。这就是“铤而走险”这个词的意义。
  • 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 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 那种由于痛苦而流露感情的地方,就会吸引那些虚无主义的人。
  • 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 越是内心里有欠缺,他越是希望在别人眼里被看作幸运儿。
  • 要么是我配不上我的时代,要么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 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即哲学上的外行。
  •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 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 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 我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欲求某个事物的种种理由才去欲求这个事物,而是因为欲求某个事物采取寻找欲求它的种种理由。……所以逻辑是无用的,没有人靠逻辑说服任何人;连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一个来源而已。

关于生命[编辑]

  • 生命是向死亡討來的借貸,而睡眠,不過是繳付利息。
    • 英译:Sleep is the interest we have to pay on the capital which is called in at death; and the higher the rate of interest and the more regularly it is paid, the further the date of redemption is postponed.
    • 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 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 为什么在我们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
  •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 肉欲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
  • 时间对善用者亲切。
  • 在文学中,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谷物,使它们枯死。它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他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
  • 只有当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时间才会驻足不前。
  •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 昔日的存在,现在则不复存在,在下一次的一刹那间,则必然成为曾经存在。

关于欲望[编辑]

  • 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盪。
    •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 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
  •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 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 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 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 虚荣与骄傲间有着下列的不同:骄傲是自己对自身在某特殊反面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而虚荣是引起他人对自己有这种信任的欲望,通常也秘密希望自己有此确信。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虚荣是人希望自己在间接地获得这种认识。所以自负的人常是多话的,不然就是沉默而骄傲的。

关于幸福[编辑]

  • 幸福不过是一场梦,不幸才是真实的。
  •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
  •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关于读书[编辑]

  •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 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 我们自己不先去思考某个对象就来阅读有关它的文字,会是危险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因此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都在读书……他就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
  •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 他人的頭腦,決非我們真正快樂的安身處。

关于天才[编辑]

  • 天才幾乎都不善於交際,因為還有什麼對話能像自己的獨白如此充滿智慧而令人愉悅呢?
  • 天才不受意志的支配,只面向美的欣赏,一切美所给予的欢悦,艺术所提供的安慰,使他完全忘却生活的烦恼。天才乐于孤独寂寞,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恰正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和庸俗的程度。
  • 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 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关于人生[编辑]

  • 驟看,人似乎被往前面拉,實際上,卻是被從後面推的。
  • 值得骄傲的事情,都是难做的事情!
  • 人生是件悲慘的事,我已決定用我的一生去思考它。
  • 不受激情感动的日常生活是冗长无味的。一旦有了激情,生活中却又充满了苦痛。
  •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 除了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
  • 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
  •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 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常叫我们激动、焦虑、烦恼、热情,就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着它觉得是多么的硕大,又是多么的重要而严峻。可是,一旦它们全部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时,就失去了自身的任何价值,只要我们不再想它,它就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步消失。它们之所以如此硕大,就是因为离我们很近的缘故。
  •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 第一个忠告是“生活先于书籍”,第二个忠告是“正文先于注解”,即经验先于思考和认识。
  • 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 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 挫折可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 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参考[编辑]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