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了凡四训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语录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

摘录

[编辑]

立命之学

[编辑]
  •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 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汝之命未知若何?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改过之法

[编辑]
  •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己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积善之方

[编辑]
  •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第一、与人为善;
    第二、爱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
    第四、劝人为善;
    第五、救人危急;
    第六、兴建大利;
    第七、舍财作福;
    第八、护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长;
    第十、爱惜物命。

谦德之效

[编辑]
  • 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 曰:“满招损,谦受益。”
  • 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链接

[编辑]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