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沈芯菱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童年摆摊在二手书阅读到“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吃得苦中苦,不是为了要成为人上人,而是更懂得珍惜。

沈芯菱(1989年11月),和平公益家,毕业自台大博士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学程,公益事迹载入《世界年鉴英语World Almanac》及19本教科书课本[1][注 1]

沈芯菱博士出身卑微贫困,历代祖先是奴仆佃农,沈芯菱博士自幼摆摊居无定所、捡拾瓶罐回收物。童年患有口吃障碍[2]、缺失学前教育,屡遭黑道暴力恐吓。

不畏艰难,苦学向上,沈芯菱博士 11岁起致力公益[3],长达二十多年,未接受捐款,奉献900多万服务弱势[4]。事迹载入《世界年鉴》及十九本教科书,与国父同列“永不放弃”百年代表人物[5]。《时代杂志》教育版称为“天堂掉落凡间的天使”[6],读者文摘誉为“仁勇风范人物”,商业周刊喻其为台湾版的“诺贝尔和平奖[7]

历任三位总统接见,沈芯菱博士是最年轻当选“总统创新奖[8]、世界孔子仁爱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两度获“总统教育奖[9]十大杰出青年[10]、获票选为十大慈善家、奥运官方最佳创意暨策划奖。担任亲善大使赴美国华府表扬、纽约联合国妇女高峰会(UN-CSW)及瑞士日内瓦和平论坛等国际参与,总统誉为“台湾之光”[11]

半工半读,沈芯菱博士高分(GPA=4.0)录取九间研究所[12],毕业自台大商学博士学位,并赴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标普企业创新策略〉及硅谷企业演讲。论文发表于英国牛津大学《科学与公共政策》等国际权威期刊[13]

从山巅到海角,深访村庄40万公里,一千多场偏乡讲座,公益网站逾两亿次访问。担任“联合国志愿者”(UNV) [14]服务贫穷线下国家。近年倡议“全球和平复兴运动”以领导力促进“人人和平”愿景(People For Peace)。热爱斯土斯民,奉持不懈,是当代励志青年,启迪人心[3]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语录

[编辑]

政治领导 Leadership

[编辑]
  • 政客为的是下一场选举,政治家是为了下一个世代,政客图的是呼风唤雨,政治家是为人民遮风挡雨。
  • 自私的人最怕无私的人,贪婪的人最怕无欲的人。
  • 我所做的,是要提醒执政者在廉洁和贪婪中,记得那布满风霜的脸庞;在富者和贫者中,记得那彷徨无助的眼神。
  • 领导一个国家,重要的不只是立下多少法规、定下多少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形塑态度、文化、认知及行为,跟人民有所连结,让人民可以看见与感受得到。
  • 面对强权的国家机器、大家笑我是小虾米对抗大鲸鱼,你问我怕吗?当然怕,但得记得,有比害怕还更重要的事得去做。
  • 每到选举时节,社会总是纷扰不安,大家忙著归类是蓝色的台湾?绿色的台湾?富人的台湾?穷人的台湾?却都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台湾,就是人民的台湾。
  • 要爱这个国家,绝非只是歌颂他的美好、而是挺身而出的争取公义,那才是世世代代的台湾人所相信的。
  • 台湾经历多次的巨大动荡,该如何愈合分裂的社会、如何带领国家继续向前,这个艰巨的任务,无法单靠任何一位总统,而是要靠每一位向上的公民。
  • 我们要对抗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特定的意识形态,那些歧视性别、种族、阶级的意识形态。
  • 许多人都会说爱台湾,却少有人问自己愿意为她做些什么?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永远记得,金门八二三炮战的遗孀捧著夫婿的遗照,含泪述说“他那么年轻就战死了,我都八十几岁,变得这么老,以后去找他,他…会认得我吗?”

企业管理 Management

[编辑]
  • 哈佛商学院给我最深刻的一堂课,何谓领导力?真正的领导力,并非头衔、排行或薪资,而是能扛起多少的责任。
  • 领导的本质,并非要创造更多的追随者,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领导者。
  • 我重新定义EMBA是:Empathy同理、Mission使命、Benefit共益、Action行动。
  • 我研究美国标普五百大企业后,发觉能长期成功的企业,他们经常思考的不是只有赚多少钱,而是能解决多少社会问题、让多少人的生活更好。
  • 有一种成功,不是打败多少人,而是能帮助多少人。
  • 结识各行各业,从市井小民到历任总统、从贩夫走卒到企业家,最使我敬佩的不是职位高低,而是他们能赋予职务多少的价值。
  • 从小企业到大企业,接著到<巨大>的企业,还是<伟大>的企业?两者差别是,前者是用社会资源让自身变得更好,后者是将自身资源把社会变得更好。

教育发展 Education

[编辑]
  • 政府每年在每位台大学生身上投入36万元的教育经费,全校花了一百多亿元的纳税钱,台大人该有台大人的责任。─首届台大学生社会奉献特别奖获奖致词
  • 人们怕徒劳无功,像用竹篮装水,但却忽略了,竹篮透过水一次次洗涤后,越来越干净,尽管没有即刻的改变,但孩子耳濡目染中,潜意识里能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 挫折困顿之际,难免想著“这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但自从学会思考“这能教会我什么?”,世界跟著改变。
  • 大家都喜欢问哪本书对我帮助最大?太难回答,毕竟每个人际遇不同,但我能肯定的告诉你,哪本书对你最没有帮助?就是从没打开过的那本。
  •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有全新的时代跟工具,但是我们的价值,关于努力、诚信、勇气、包容的价值,是旧有不变,也不能变的。
  • 老师傅凿了一辈子的石头,经常敲一千下没动静,但就在第一千零一下,石头瞬间裂为两半,难道是最后一下让石头裂开?当然不是,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那一千下,缺一不可。
  • 人之所以迷茫,往往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书却读得太少。同样一场大雨,有人能去感受他,有人只是被淋湿。当每个人都祝你一帆风顺时,我更想祝你们乘风破浪。
  • 童年摆摊时,在二手书上看到的这句话“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影响至深,吃得苦中苦,不是为了要成为人上人,而是更能懂得珍惜。

品格信念 Belief

[编辑]
  • 勤勤恳恳、四十多年来,我的父母每天工作17、18个小时,不分昼夜,耳濡目染中,我从十岁至今,养成习惯,每天10个小时念书跟工作之外、更用至少6个小时做志工,不分平假日,只希望勤能补拙。
  • 经常激励我的,并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伟人,而是许许多多在困境中依然向前、再辛苦也笑给老天看的草根人民。
  • 难忘王功渔港结识的老阿嬷,烈日下他笑著说收到"红包",脱下手套,竟然是被蚵仔壳刮伤流血,她为了下一代的注册钱,把流血当红包,原来支撑她走下去的,从来都不是运气,而是勇气。
  • 该如何定义喜剧悲剧?能从悲剧中走出,何尝不是喜剧?一生耽溺喜剧里,何尝不是悲剧?
  • 我鼓励孩子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但一位泰雅族女孩低头泛泪的说,她黝黑肤色常被同学嘲笑,皮肤该怎么改?我告诉她,你真正要改变的不是原住民的身分,而是要改变别人对原住民的看法,如同我无法改变穷孩子的出身,但能改变别人对穷孩子的看法。
  • 要看一个人的真本事,不是看他们如何攀上辉煌顶峰,而是看他们如何度过人生的低谷。
  • “等等,你问我何时回美国?不是的,是去美国、回台湾,台湾永远是我的家”
  • “人不能忘本、树不能忘根”阿嬷这句生前的嘱咐,让我婉拒海外千万年薪,选择回到台湾偏乡服务。
  • 十多年的路摆摊生活,教会我知足惜福,以及最重要的“苦中作乐”(bitter-sweet),例如:把秋千想像成云霄飞车、捡石头当玩具、拍蚊子当游戏,还记得“做人不能低头,不然…会看到双下巴哦!”先改变心态,才有机会改变生活。
  • 鲁凯族的老奶奶问我,台湾哪一族的人最多?是阿美族?泰雅族?还是存款不足?她说其实最多族的人就是‘不满足’,要快乐并不难,要比别人快乐就很难。

公益公义 Charity

[编辑]
  • 为什么我二十年来都在推动“人人公益”?简单说,如果一盏火炬能点亮一百公尺的道路,那一百盏、一万盏呢?串联起来,可以点亮这个星球,当众人要将火熄灭,我们更需要把火把高举。
  • 使你生命真正精彩的,不一定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能付出多少。
  • 因为穷过,更懂得贫穷的滋味,因为苦过,更懂得正在经历苦难的人。
  • 一碗饭一个人吃,只有一个人快乐,但给十个人吃,能有十个人快乐,你说吃不饱怎办?让人会去思考怎么创造更多碗饭。
  • 二十多年来的公益之路,走得跌跌撞撞,我始终抱持著一个信念,如果今天失败了,是我一个人的事;但如果办到了呢?就是全台湾的事了,因为证明了年轻人也能开创舞台!
  • 公益不仅仅是给予,更重要的是参与,是一点一滴的行动,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良,让人人都能参与。
  • 投入公益近千万,却让我获得了两亿,就是<意义>还有<回忆>,尽管两袖清风、生活简朴,这无价的两亿足已值得。
  • 尽管到最后,他们仍然被忽视、被冷落,我依旧会掌镜草根人物走过的足迹,为土地正义发声,将发言权还给那些在太阳下、弯腰流汗的人们。因为,历史,终会记上一笔。
  • 一路上拍摄草根台湾脸谱,让我学会如何用仰角看小人物、用俯角看大人物。每道皱纹、每个眼神都见证人民的尊严。
  • 感谢每个愿意让我们服务的生命,世界太大、人生太短,在服务的过程中,仿佛活了千万种人。
  • 每个人问我Why为什么十一岁就开始公益?为什么不接受捐款?为什么……我只想回答一句Why not?当问Why时脑里只出现限制,问Why not时才能看见机会。

参考文献

[编辑]
  1. 十八本教科书课文内容 (PDF).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0). 
  2. 林采薇. 读者10问. 讲义杂志第201406期. 2014-05-29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3. 3.0 3.1 Jennifer Cheng. How Taiwan's Shen Hsin-ling helped poor through computer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香港南华早报. 201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英语). 
  4. 杨文琳. 行动慈善家沈芯菱 突破框限. 中华日报新闻. 201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5. 陈炳宏. 青年苦瓜族 评台湾未来50分. 自由时报.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6. 时代杂志. Time for Students 〈时代新鲜人〉美国时代集团授权杂志. 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7. 李郁怡. 少女公益家 改变3百多万人. 《商业周刊》第1197期. 2010-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8. 国立台湾大学焦点新闻 沈芯菱获2016总统创新奖. 国立台湾大学 校园讯息 焦点新闻.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30). 
  9. 总统府新闻.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总统教育奖”颁奖典礼. www.president.gov.tw. 中华民国总统府总统府新闻. 201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10. “公益天使”沈芯菱 获选10大杰出青年. 苹果日报.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11. 总统出席“女性-驱动台湾进步的力量”-102年庆祝国际妇女节记者会. 中华民国总统府新闻. 2013-03-08 (中文(台湾)). 
  12. 公益天使 9研究所争抢“人正又会念书”. 苹果日报.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13. 简立欣. 慈善事业 沈芯菱当简单事做. 中国时报. 2017-12-20. 
  14. 联合国志愿行动. 台湾6.0希望工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


引用错误:名称为“注”的group(分组)存在<ref>标签,但未找到对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