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夫冈·包立
外观
沃尔夫冈·泡利(德语:Wolfgang Pauli,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研究先驱者之一。1945年,在爱因斯坦的提名下,他因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涉及自旋理论,是理解物质结构乃至化学的基础。
- “我真的信任科学,我认为科学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最佳方法。”(p.2)[1]
- 当有人向你抛出一大堆科学研究,并告诉你这些研究确立了 X,Y,或 Z 时,你要提高警觉;关于这些事情,不要信任这些人。你要自己去阅读那些期刊论文,以判断有关研究显示了什么。要是你没有时间这样做,你便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简言之,就是不为所动。
- 如果同一研究在不同的实验室做了无数次,更是横跨多年的研究,而且在该领域的专家都一致接受某结论,那么,我们便有些理由认为那结论大概是真的。可是,你不应该信任一个基于单一研究的论证,尤其是当那论证涉及对有关研究结果作出有争议的推论;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怀疑和不为所动总是较恰当的。(pp.125-26)[1]
- 但EPR论文并未反驳测不准原理,因此大部分物理学家均采包利(Wolfgang Pauli)的态度:反正不能同时量得一物体之位置与速度,因此探讨它们是否实际存在只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物理家的工作。[2]
对物理与数学
[编辑]包立也确实曾对老板波恩这么说:“你那些无谓的数学只会破坏了海森堡的物理思想。”[3]
- 海森堡搜集了的1927年索尔维会议中一群年轻学者的对话,内容是讨论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对宗教的观点。包立、海森堡与狄拉克皆参与其中。狄拉克批评了宗教上的政治意图,而波耳则赞许了其光明面。对于其他的部分,狄拉克有这样的意见:
“ | 我不能理解我们为何闲着没事要讨论宗教。如果我们抱持科学家该有的诚实态度,那必须承认宗教混杂着虚假的断言,没有真实的基础。上帝的概念不过是人类幻想的产物。对于那些暴露在自然力量下的原始人类,不难理解他们会将这些恐惧与害怕拟人化。然而如今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么多自然现象,我们不再需要如此看待自然万物。我一直都不明白,假设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个假设导致了无数的问题,例如为何上帝容许苦难和不公正、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利用以及各种他该为我们消弭的恐怖。如果宗教仍持续被教导,那绝不是因为这些思想说服了我们,而是因为有部分人士希望底下的人们保持沉默。比起吵闹与不满的群众,那些沉默的大众更容易统治,同时也更容易剥削。宗教正是一种鸦片,使民族麻痹而沉浸于一厢情愿的梦想,忘却了不公不义。也因此国家与教会一直是密切的联盟。双方都需要这种错觉,一位好心的神将会(如果不在人世就会在天堂)奖励那些不对抗不公义、毫无怨言默默完成工作的人们。这也是为何,把神视作一种幻想的这种想法总是被当作人类最大的罪过。[5] | ” |
海森堡对此接受各种意见。包立当时尚为一名天主教徒,从话题一开始便一直保持沉默,然而在被问及意见时他说到:“看来我们的好友狄拉克抱持一种信仰,而其指导原则是‘上帝不存在,而狄拉克是祂的先知’”所有人包括狄拉克都大笑了起来。[6]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思潮%20AVANT-GARDE/78060/從一本「自由意志」導論看優質的分析哲學 思潮 AVANT-GARDE/15.03.2017从一本“自由意志”导论看优质的分析哲学
- ↑ 2016-05-02爱因斯坦的最后一搏—EPR悖论 撰文者:赖昭正(转载自科学月刊)
- ↑ 科学人杂志>名家专栏>2018>形上集>现象学家
- ↑ Reminiscences about a great physicist, 1990 ed. Kursunoglu & Wigner, CUP,p.98
- ↑ Heisenberg 1971,第85–86页
- ↑ Heisenberg 1971,第87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