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法哲言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世法哲言,是第三世多杰羌佛[1][2],將其於世間法中利益大眾的實用智慧與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體現於文字,該書於2002年5月由世界法音出版社出版發行。

摘錄[编辑]

  • 必識己方立人,何以故也?己之諸癖自難于解,如瞻己背終弗所見,為外人頗觀,己藏己過乃人之常性,過甚則或離而不願同謀,識己得之其弗覺,愧而求知,格得其德,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5頁[3]
  • 是非由或自論,凡事之非,莫可于執,著之抗言之鬥,自度非業加盛,終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掛懷。
    • 出自:《世法哲言》第18頁。
  • 愛恨和合而生,汝愛之彼必見之、聞之、憶之,三者必居其一也,弗具一之因,其念無存,焉具其愛,恨緣亦復如是。
    • 出自:《世法哲言》第20頁。
  • 社會所含能力,勿輕言吾所具也,社會乃多元化匯溶是也,能力似無量微塵之居其一耳,就或之能力由為單一,縱展群技各具其長,而居多于不敵他能之富,投之社會微不可言耳,故稱已能乃驕恥徒耳。
    • 出自:《世法哲言》第22頁。
  • 學道之識依師導故,為人師表德識照或,學者奮修諸識而積其品,終可至學于淵,是為人道之學道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25頁。
  • 高樓之建首在築基,依次而上,空中樓閣于世弗成,事業之就亦復如是,足踏其實,步無虛發,真知之具由然實鑒,具實者于高難而不畏其困,故攀之于高而在于實。
    • 出自:《世法哲言》第27頁。
  • 立之于福應憶于難,取之勝者莫忘兵家常事,暴雨之下方憶其傘者必水淋其身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29頁。
  • 雄才之料必當內充其實也,華其外而碎其內弗可大器而登堂,心空之竹終非棟樑之材。
    • 出自:《世法哲言》第31頁。
  • 赴約者奔往為事,中遇道障之退,更便速前也,車檔雖倒掛之行,而在更利前行之策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32頁。
  • 唯誦文章是無知,文學之才唯附實,而今大學四書五經,為文弗施者,收之弗能養其己,放之不利其眾或,唯誦何益之有,施詩文于社會之用,造益利眾者,是為轉知化實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34頁。
  • 欲速則不達,行慢而失獲,事理如是觀,正住中道參,琴弦之懈弗出和雅之音,反之過緊則易于折。
    • 出自:《世法哲言》第36頁。
  • 對人才之取捨何別?天下之或優劣和合之因,所匯果也,為一體之和,不可分割之,由是見劣而不取或,優之何獲,故收或而取優捨劣是為理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38頁。
  • 凡事應三思之弗覺,體實而再行之,不可聞言而從,亦不可聽之否虛,三思之下實施無道者,當進而窮根之研,欲覓高天彩虹而遇烏雲之佈,則疑于霞輝之弗成也,是為過失。
    • 出自:《世法哲言》第40頁。
  • 或生于福而弗識其福,乃處福忘逆之故也,身強以弗察其康,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樂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42頁。
  • 善知識者諸語皆收,諸識皆藏,歸己為用,施之眾或所益,原何來,善知本性為或而福,劣理作己批照,善道養德為或。
    • 出自:《世法哲言》第43頁。
  • 凡出語之余無非也,謂詞似為非也,言無失者乃以詞奪理之失,故為非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45頁。
  • 太陽性之于偉,何以故耳?面萬法與群生施光放熱故耳,故為人讚,由是之道,為或之流為眾而消益者是為其大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47頁。
  • 人愚之最癖是為我見是理,萬法由己量之由是而生,此屬心之弗明所至無知故也,凡為余衡量諸物似為尺度者,實則無識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49頁。
  • 陰魔之出是為生氣,視他之非而為煩惱,實乃暗敵自傷,何塗他人之皮毛耳。
    • 出自:《世法哲言》第51頁。
  • 受人之敬者,由布益于或而所至也,如眾之讚游池妙哉,原在它之解暑施涼故耳。
    • 出自:《世法哲言》第53頁。
  • 一省之田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國之或何以覺之,國人國土而方養之,一人之力頗大者則弗及其眾推之量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55頁。
  • 相對能量何以足之? 專一而取之,甲乙等力之對,甲專攻其乙之一,甲可勝之,相等料木以一尖刺其面,可制于傷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57頁。
  • 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時,故事業之成必備時,具智無時業無研機,時智具之,就業由然,成就之道弗出定諦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58頁。
  • 慧海之庫與物質之倉是為反量也,慧庫無為轉無量,多用之反增之。物倉儲存乃無常,施之減之,故無為乃大,大在無量,無常乃微,微在消然。
    • 出自:《世法哲言》第61頁。
  • 風順之道莫放肆而疏忽之,艱難之途當振作而謹慎之,面順而失之慎災必至焉,迎難行而奮取福田由然。
    • 出自:《世法哲言》第63頁。
  • 人生明達之道,悟于挫折迭起之踐,凡事之解者,必于親身所歷之驗也,無實之聞,聞而無實,故身之所歷親見本來,得以明達之理。
    • 出自:《世法哲言》第65頁。
  • 驕敵巨害,知一狂二,點滴之因唯吾巨識,驕之人遠,傲之或離,事成業就之死敵也。忠士,智士怎分別相?二士遠離驕敵,知百言百乃忠士,識千而應機所說乃智士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67頁。
  • 人才之成就者,具內因必依外緣之助耳,無或之幫獨木何房,頑石美玉依藝或之精雕而絢麗之道,理法如是。
    • 出自:《世法哲言》第70頁。
  • 嘆息之敵弗可視,視則明日復明日,嘆息之時即為功,莫讓嘆息代行功,識破機關當下道,何來惱悔與嘆風。
    • 出自:《世法哲言》第72頁。
  • 久執之爭,是為雙錯,原何也,互見其過兮,互識自優兮,久之誤重,則弗見其對惱耳,由是無爭于執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74頁。
  • 生活之途,其關頗繁,哨士之查如空星布,汝持何證將以通行之,所執之證德才是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76頁。
  • 具智者數語之談,眾所大悟,無才士論經據典,眾無所得,言多者非才橫,君子參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78頁。
  • 大樹之材頂立于天地日月,受風寒暑濕之侵而成焉,故藏室植樹縱立屋頂,亦黃胎萌芽而已。設若人者閉門造車,無何磨難,焉得強者之才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80頁。
  • 知其所錯而弗正之是為大過,持錯隨行,故弗願棄之弊,由是步之不前,故首必于改錯之道則然步進。
    • 出自:《世法哲言》第82頁。
  • 得之于福皆由苦換,成之業績必當奮取,奮之入苦,苦之出福,苦兮由福兮,了了如是耳。
    • 出自:《世法哲言》第84頁。
  • 大德之成,微德累至,公路之長點面沙石之匯,如欲成德弗忽小品之行。
    • 出自:《世法哲言》第86頁。
  • 夸己讚長乃己之短,夸詞之出眾或反之,不予喜之,弗為助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88頁。
  • 信正乃萬法成功之基,世人生成之道,具信方能實之于業,具信之行終得其成,其成之就生機于內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90。
  • 無能劣徒繁于詆毀嫉妒他或之才功; 具德之士多在敬佩效研他人之優績,由是察見劣徒為藏私癖,以毀嫉而為遮帳蓋之羞慚,所為是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92頁。
  • 萬事之成累于敗中取精,敗而弗進落入無知,迎難而上得之聰慧,積精取華得成之道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94頁。
  • 有或何以喜惡而不歡其善?惡道多出私利之為,故寬而善行,人者好之;善道多于施品破利,由是窄而卻步,故或遠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95頁。
  • 富之所獲,得之于勤,富裕者必具勤因而合其才,定業之正可至其果。
    • 出自:《世法哲言》第97頁。
  • 驕似霉壞之種,其種不發其芽,而謙具肥苗之因,苔粗速壯,何以故? 驕則狂,或弗願接之于助,謙受喜,故人皆願近而助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99頁。
  • 事業之成首在于信,由信入為,為之必果,弗信者則無談于為,無為之具,萬事無收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01頁。
  • 多少知識等力量如是,此論弗入于諦,知識乃識鑒之因,力量為施用之果,識施于用,其生之力得之積量,大海盈以百川之水,故為是積,積而弗施,青禾乾之,農田裂口,知識藏而不用,其力何生,無量之積,故識鑒弗以力量等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102頁。
  • 蠢愚何以治哉?滅愚之法唯在功學,愚在不其理、出行之蠢,而于讀中有案,依師正導則得愚轉智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05頁。
  • 忌火弗可點,燃則首焚己,人居眾而生,群視理了,妒忌因屬于劣,廣為或反而必責之,故傷首己。
    • 出自:《世法哲言》第107頁。
  • 或發其願,立志當圓,弗可行中幻境之遷而致步不前,志于頂峰之士,勿以半山摘葉攀枝,為化城之品而留其步,如是之行終無所願,焉得絕頂之峰也,萬法如是耳。
    • 出自:《世法哲言》第109頁。
  • 世事之業弗可下次為念,凡如是觀者,乃種弗成因耳,明日之念,後日之理,直至百年西歸故里,何心了理之為。
    • 出自:《世法哲言》第112頁。
  • 俗識不得高論,低調生鑒于邪,懷之嫉妒耳,其心無傷于對,恰反惱其己,由嫉妒動惡之念,而生煩惱,為是之道嫉妒屬自害之敵。
    • 出自:《世法哲言》第114頁。
  • 所從諸業具明眼之開示,所成諸業,由自把之,路燈照汝前程,汝之不步終無所前,故行之願滿由己定奪。
    • 出自:《世法哲言》第116頁。
  • 狂徒之流多于持權伏望,而不為或心敬,然何如是?權威非理真之因,伏招之望則為劣識之果,唯論理于時間之待,終出真諦之源。
    • 出自:《世法哲言》第118頁。
  • 才智之出驗實于有為法也,其經驗之途由知識鑒故,由是之道則識廣才橫。
    • 出自:《世法哲言》第120頁。
  • 或于用之所煉,知其諸味而弗畏難,如礦于爐,煉之純于金,若存荒野,與之岸甲同于深污,平平一石,何途之用,故或設用煉方知惜福得幸。
    • 出自:《世法哲言》第121頁。
  • 識廣而無品者,則萬事弗成,無德多于傷人顯才為是,故或弗願與之交也,眾或均行,獨才何依之助,何用之有。
    • 出自:《世法哲言》第123頁。
  • 人分劣美之存,動物亦然,何堪美上也,時有動物勝或之麗,它所具之毛色變異,斑艷秀或,臨空而至,赴水而游,而人之二者不居其一也,或之伉麗若超諸物,唯在才德之和方可取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125頁。
  • 凡是之成功者,必視機而入,聞息而動,知其含益而不行之,故多他或所先,終利被奪,古曰:「才覺明日便悠悠,才覺病便是藥。」共奮之力,人類進步而前。如是之道爾當三思自悟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27頁。
  • 奮鬥必具方能成業,而奮之過猛者,則易敗業,何故如是也?過猛則易失智,凡是之順皆出智理,帆船借風而行,風之過盛則帆桿必折。
    • 出自:《世法哲言》第129頁。
  • 事業之強者,面逆境而弗餒,遇難而迎之于勇。弗具此理,自當弱者之流,事業桂冠非弱者所享,事法居無常瞬息萬變,故非人所信手握之,設若成業,君子所建百壓弗餒可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31頁。
  • 學識之門,並非專學,古文如是,大學亦復如是,學識寶庫之門戶,乃文化知識與社會存在物及意識之交合分別所得,唯立大學之博士,而弗解社會物法之質,是為書呆,何成門梁之入耳。
    • 出自:《世法哲言》第133頁。
  • 大德者多于公諸棄錯,懷私者常于強詞奪理,因瞻何來?強奪之理則非為理,故以非理而蓋其私。
    • 出自:《世法哲言》第135頁。
  • 得之譽者撒手藏室是為正見,握譽而不捨皆無手把之于新,天下眾或群立如是,人類無何發展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36頁。
  • 禍福之道異居之,由是為或自修途,為天下之或而消益是為福道,藏自私之利而傷眾是為禍道,人者當于除私之道行其所事,幸道由然自修,故生活之途並非禍福,而為人者意識所向之業招是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37頁。
  • 才智能量盛大者,禍事口舌相對之,何以故?心理事洽人于繁,是非多故。
    • 出自:《世法哲言》第139頁。
  • 唯美都乃相對之論,萬法之妙恰在平衡為是,佳人伉儷得與華裝之平,若華盛容體有過之,則裝美而人失其佳,故具識之或常云:「某女服美勝其人之不配耳,另選佳麗妙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40頁。
  • 微才當居,何以故也?凡事者利弊均之,睹弊而弗居,則利不可獲,若于弊中取益乃為上策,懷抱之木故大,而另途之,則無何入爐炊食,微柴入爐至炊而飽人,弗用之何以熟食之來。
    • 出自:《世法哲言》第142頁。
  • 自滿與之悲失號成器之大敵也,滿其體面而弗願降格求知,故為止步之敵,悲失于事無成所望,面業而弗于進取,乃為消然之敵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44頁。
  • 劣靈惡魂者取之粉飾謬誤而為本,為其蓋弊所為,明德善知識常以理道行直言,弗懼惡行而不遮其己之過。
    • 出自:《世法哲言》第146頁。
  • 通福之道橫流頗廣,其橋常折,若視折而不設新渡步之,福終不接于爾,凡具功立績者,乃步步腳印而至也,行業間經之萬象而取優奮克,必經身立之體驗以血汗換取之,方可成績,故爾空中樓閣聞而未瞥其一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47頁。
  • 凡成器者必先嘗其酸甜苦辣之味,而後成德,弗體于劣,何識美滋味乎,何以故也,于糖水而生者至貴也,由是故弗識于艱而成之雄,立于飄然不知所為,何德之具,無德則人皆遠之無助,單獅之立器弗可成也。
    • 出自:《世法哲言》第149頁。
  • 佛學絕不是陰陽風水、算命星卜、測字看相、妖言弄鬼災之怪力亂神。佛學唯因果,入門戒定慧,初習四無量,愛國愛世界,為民無私執,我法妙有空,是名佛學意。
    • 出自:《世法哲言》第151頁。
  • 眾取之利,不可追之,納之必失。如建築故,眾皆造壘,房積滯之,購主稀之,屋無主之,三載見之,從業慎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155頁。
  • 習慣成自然,萬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諸有為,小涉微因塵念間,樹德立品人道本,故當習養善知識。
    • 出自:《世法哲言》第157頁。
  • 功過只在一念間,三業作基最為關,若當為人不負本,盡力人類無私言。
    • 出自:《世法哲言》第159頁。
  • 萬法由心生,意念乃為根,鬼神算命說,封建迷惑人,為人不可作,德識方為君。
    • 出自:《世法哲言》第161頁。
  • 善于諒解他人者,說明己品已入德,是非成敗必顯果,公眾明心當自責。
    • 出自:《世法哲言》第163頁。
  • 認舊知而為理,睹新見乃為邪,是為所知障犯。恒持所知障,必當渡愚痴,怎入聰明耶,更況智慧乎。
    • 出自::《世法哲言》第165頁。
  • 有人批評和誹謗你時,絕對是自己有錯,一定是事理律法之間的矛盾,至少都是自己的言行沒有爭取到對方的認可和敬慕,所以必須多作自我批評。
    • 出自:《世法哲言》第168頁。
  • 驚世之道,捷然取之,由緣未熟,時久淡之,群或共性,如是存之,若不恨時,久遺法之。
    • 出自:《世法哲言》第170頁。
  • 世界無常故,有情決定死,無情決定滅,因緣和合生,萬法如夢幻,離散無名相,善因呈福果,惡為顯怖報。
    • 出自:《世法哲言》第172頁。

參考來源[编辑]

  1. 美參院決議通過表揚第三世多杰羌佛獲頒世界和平奬 ETNEW新聞雲.[ 2013-01-11]
  2. 世界和平獎頒獎委員會暨授稱委員會:對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世界佛教教皇冊封是無可變更的 ETtoday新聞雲.[2020-09-25]
  3. 第三世多杰羌佛,《世法哲言》,世界法音出版社,2002年5月,ISBN 9781892727497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