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永

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許志永(1973年),是中國著名青年法學家、憲政學者和公民維權的領軍人物。公盟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司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三博士上書」事件即孫志剛事件中建議全國人大廢除《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提議者之一;倡導公民以非暴力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許志永

語錄[編輯]

  • 有了健全的民主制度,比如真實的公開的選舉,權力會受到制約,再加上民主制度健全過程中強大的道義力量對政治文化的改造,民主制度才能良好運轉。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推動制度建設的動因
  • 我們現在做的事情也要具有甘地的色彩。我覺得中國面臨的改革不僅僅是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是政治文化的改革。現代文明政治不僅要有一套憲政制度,還要有一批人作為憲政的第一推動者,讓憲政制度良好的運轉,我覺得我們這代人要扮演這個角色。
  • 因為過去很多從事政治的,就是靠我有多少人馬有多少槍,但是我認為那是一種暴力的力量,我們要走到另一個極端去,走到極致,用自己的承擔、自己的受苦喚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直到這種善良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讓那些暴虐的氣息蕩然無存,讓那些野蠻暴力的傳統徹底被壓制,它們將成為末流,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建立一個現代文明的國家。
  • 我們可能要去承受,用自己的承受去喚醒大眾,喚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我們必須沖在最前面,必須一切都不怕。
  • 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講關係的社會,也就是一個特權社會。有人有關係,關係意味著權力私有化;另外的人沒有權力沒有關係,就可能遭遇不公正。遭遇不公正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我們甚至從上幼兒園開始就遭遇不公正。大部分人就忍了,有少部分人忍不了,就開始抗爭,要麼抗爭一下就沉默了,要麼就被這個社會拋棄。那些常年上訪的,就是為了追求內心的正義而被社會拋棄的人。他們是非常悲慘的一個群體。
  • 當時在收容遣送站里主要是三類人,一類是上訪者,一類是街上乞討的人,還有一類占多數的是隨機抓來的農民工,就是非戶籍人口。在收容遣送站裡面他們被稱為病號,我問為什麼是病號?回答說這些人頭腦有病。收容遣送制度廢了以後,農民工這個群體被解放了,基本上不再抓他們了。對沿街乞討的人是過節性的抓,偶爾會關到救助站里,收容遣送站改成救助站了嘛。中國公民的人身權確實是改善了,有了很大的進步。
  • 在我眼裡,英雄應該是勇敢、智慧,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我自己,可能骨子裡還是有歷史英雄主義情結。我相信我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完成一項使命。

參考資料[編輯]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維基語錄連結:名人名言 - 文學作品 - 諺語 - 電影/電視劇對白 - 遊戲台詞 - 主題 -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