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佛教人物
善導大師(613年—681年),俗家姓朱,安徽泗州人(一說山東臨淄人),唐朝高僧,為道綽大師之弟子,善導大師為淨土宗實際上的創立者,中國淨土宗推崇其為二祖。
著作
善導大師之著作,現存於世的有五種共九卷,世稱「五部九卷」:《觀經四帖疏》(《觀無量壽經疏》)四卷、《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其中《觀經四帖疏》古今大德皆尊稱為「楷定疏」或「證定疏」,奉為金科玉律,視為神聖寶典。
語錄:
A 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願文如下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一) 對文增減(五則)
1.《觀經疏》〈玄義分〉 (善導大師全集 以下 簡稱 善全 之第五一頁):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2.《觀經疏》〈玄義分〉(善全 三一頁):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3.《觀經疏》〈玄義分〉(善全 五一頁):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4.《觀念法門》(善全三五四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5.《往生禮讚》(善全五三九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二) 總顯其義(一一則)
1.《觀經疏》中 南無阿彌陀佛 這六個字的「六字釋」之文(善全五○頁):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2.《觀經疏》「唯明專念」之文(善全二○六頁):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3.《觀經疏》「弘願文」(善全二二頁):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4.《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善全三一七頁):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5.《往生禮讚》「光號攝化」之文(善全四七九頁):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6.《觀經疏》「二種深信」之文(善全二四四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7.《觀經疏》「正定業」之文(善全二五一頁):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8.《觀念法門》「造罪迴心」之文(善全三六○頁):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9.《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善全二五○頁):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10.《往生禮讚》「念佛必生」之文(善全五四○頁):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觀經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全二六三頁):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B 淨宗大綱(四五則)
1.《觀經疏》「依教開宗」之文(善全二○頁): 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2.《觀經疏》「要 弘 二門判」(依宗判教)之文(善全二二頁):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3.《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善全三一七頁):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4.《觀經疏》「一一願言」之文(善全五一頁):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5.《觀經疏》「凡夫入報」之文(善全五五頁):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 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6.《觀念法門》「皆乘佛力」之文(善全三五四頁): 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7.《觀經疏》「溺水偏救」之文(善全三八頁):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 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8.《法事讚》「逆謗得生」之文(善全三八三頁):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9.《觀念法門》「凡夫得生」之文(善全三五七頁): 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10.《法事讚》「善惡皆生」之文(善全三八三頁):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11.《觀念法門》「何況聖人」之文(善全三六○頁):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12.《法事讚》「凡聖齊同」之文(善全三七六頁): 他方凡聖,乘願往來;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13.《觀經疏》「三定死」之文(善全二五五頁): 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14.《觀經疏》「正念直來」之文(善全二五六頁):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15.《觀經疏》「願往生心」之文(善全二五七頁): 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16.《觀經疏》「不顧水火」之文(善全二五八頁): 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17.《觀經疏》「心行具足、平生業成」之文(善全二五九頁):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18.《往生禮讚》「專雜得失」之文(善全四七九頁):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19.《觀經疏》「雖可迴向」之文(善全二五二頁): 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20.《往生禮讚》「唯攝念佛」之文(善全四八二頁):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21.《觀念法門》「唯攝念佛」之文(善全三四三頁):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22.《觀經疏》「光攝三緣」之文(善全二○五頁):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23.《觀經疏》「三經唯明專念」之文(善全二○五、二○六頁):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24.《觀念法門》「三輩唯在專念」之文(善全三五四頁):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25.《觀念法門》「諸佛舒舌」之文(善全三六○頁): 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26.《往生禮讚》「諸佛護念」之文(善全五四○頁): 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27.《觀念法門》「護念經意」之文(善全三四四頁):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 《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28.《觀經疏》「二聖影護」之文(善全三一六頁): 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29.《觀念法門》「廿五菩薩影護」之文(善全三四四頁): 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
30.《觀念法門》「諸天影護」之文(善全三四五頁): 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
31.《觀念法門》「延年轉壽」之文(善全三四○頁): 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32.《觀經疏》「全非比況」之文(善全一一一頁): 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
33.《觀經疏》「極樂勝報」之文(善全一一二頁): 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
34.《觀經疏》「無漏為體」之文(善全一五○頁): 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淨之義,即「無漏為體」也。
35.《觀經疏》「依正一體、無漏涅槃」之文(善全一六一頁):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36.《觀經疏》「無生之界」之文(善全一六二頁): 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37.《法事讚》「彌陀妙果」之文(善全四六五頁): 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國土則廣大莊嚴,遍滿自然眾寶。
38.《觀經疏》「皆說妙法」之文(善全二○○頁): 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
39.《觀經疏》「無漏為體」之文(善全二二四頁): 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40.《觀經疏》「聖眾莊嚴」之文(善全二七頁): 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41.《般舟讚》「淨土常居」之文(善全五九二頁):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42.《觀經疏》「見十方佛」之文(善全二○九頁): 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
43.《觀經疏》「佛心者」之文(善全二○七頁): 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悲,普攝一切也。
44.《般舟讚》「慈悲父母」之文(善全五四三頁):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45.《般舟讚》「常懷慚愧」之文(善全五九三頁):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C 淨土經典 要義集粹(共 五五則)
1.《觀經疏》〈玄義分〉(善全二三頁): 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2.《觀經疏》〈玄義分〉(善全二七頁): 「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3.《觀經疏》〈玄義分〉(善全二八頁): 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 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 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4.《觀經疏》〈玄義分〉(善全三○頁): 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5.《觀經疏》〈玄義分〉(善全四一頁): 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6.《觀經疏》〈玄義分〉(善全四三頁): 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7.《觀經疏》〈玄義分〉(善全四三頁):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8.《觀經疏》〈序分義〉(善全八五頁):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 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
9.《觀經疏》〈序分義〉(善全一○七頁): 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10.《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五一頁): 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讚善哉。
11.《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五九頁): 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
12.《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五七頁):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 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13.《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八○頁):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14.《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八一頁): 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15.《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八一頁):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16.《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八二頁):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17.《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九三頁): 言「法界」者,有三義: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
18.《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一九五頁):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19.《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二三一頁): 言「如意」者有二種: 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 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
20.《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四二頁):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 不名真實業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21.《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四四、二四五頁):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22.《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四六頁): 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23.《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五二頁): 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24.《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五四頁): 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25.《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五五、二五六頁):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 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26.《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五八頁):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27.《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五九頁):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28.《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七一頁): 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29.《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七三頁):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
30.《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七四頁): 以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
31.《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七五頁): 行者雖睹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
32.《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八一頁): 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
33.《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九六頁):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34.《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九七頁): 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
35.《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二九七頁): 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36.《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二頁): 善人為說,彌陀功德。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
37.《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五頁): 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38.《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五頁):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39.《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八頁): 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40.《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八頁): 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41.《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一○頁):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42.《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一五頁): 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43.《觀經疏》〈散善義〉(善全三一六頁):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稀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稀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44.《觀經疏》〈後跋〉(善全三一九頁):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
45.《觀經疏》〈後跋〉(善全三二○頁):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46.《觀經疏》〈後跋〉(善全三二二頁): 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睹者西歸。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47.《觀念法門》(善全三四二頁):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48.《觀念法門》(善全三六一頁): 釋迦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迴生彌陀佛國。
49.《觀念法門》(善全三六四頁): 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 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50.《法事讚》(善全三八三頁): 諸佛境界,唯佛能知;國土精華,非凡所測。三身化用,皆立淨土,以導群生;法體無殊,有識歸之得悟。但為凡夫亂想,寄託無由;故使釋迦諸佛,不捨慈悲,直指西方,十萬億剎,國名極樂,佛號彌陀,現在說法。其國清淨,具四德莊嚴;永絕譏嫌,等無憂惱。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何意然者?乃由彌陀因地,世饒王佛所,捨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51.《往生禮讚》(善全四七四頁):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52.《往生禮讚》(善全四七八頁):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53.《往生禮讚》(善全四七九頁): 問曰:一切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亦應無二;隨方禮念,課稱一佛,亦應得生。何故偏歎西方,勸專禮念等,有何義也? 答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
54.《往生禮讚》(善全四七九、四八○頁):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迴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55.《往生禮讚》(善全五三八頁):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