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外觀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尼采的著作中,最廣為人知的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編輯]- 迄今為止,一切生物都創造了超越自身的東西:而你們,難道想成為這一洪流的退潮,更喜歡向獸類倒退,而不是克服人類嗎?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3(孫周興譯)- 衍生: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斷的在超越自己。而人類,你們又做了什麼?
- 人身上偉大的東西正在於他是一座橋樑而不是一個目的:人身上可愛的東西正在於他是一種過渡和一種沒落。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4(孫周興譯)- 衍生:人之所以偉大,乃在於他是橋樑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愛,乃在於他是過渡和沒落。
- 人是一條骯髒的河流,人們必須已然成為大海,方能接納一條骯髒的河流,而不至於變髒。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3(孫周興譯)- 衍生:人是條污穢的川流。要容納一條污穢的川流而不被污染,除非你是大海。
- 你,偉大的星球啊!倘若沒有你所照耀的人們,你的幸福又會是什麼啊!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1(孫周興譯)- 衍生:啊!偉大的星球,假如沒有你所照耀的人們,你的快樂何在?
- 如果你們想要走往高處,就需要自己的雙腿!可別讓人把你們扛上,可別坐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四部-高等人-10(孫周興譯)- 衍生: 如果你想走到高處,就要使用自己的兩條腿!不要讓別人把你抬到高處;不要坐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
- 你們尊敬我;但如果有一天你們的尊敬倒掉了,那又如何呢?小心啊,別讓一座石像把你們砸死了!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贈予的德性-3(孫周興譯) - 你們尚未曾尋找自己:你們就找到了我。所有信徒都是這樣做的;因此一切信仰都是如此無關緊要。現在我要叫你們丟掉我,去尋找你們自己;唯當你們把我全部否棄時,我才意願回到你們身邊。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贈予的德性-3(孫周興譯) - 你們這些今日的孤獨者,你們這些離群索居者,你們有朝一日當成為一個民族:從你們這些自己選出來的人群中,當有一個特選的民族成長起來:——而且從中產生出超人。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贈予的德性-2(孫周興譯) - 對人與對樹卻是一樣的。它越是想長到高處和光明處,它的根就越是力求扎入土裏,扎到幽暗的深處,——深入到惡里去。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山上的樹(孫周興譯)- 衍生:一棵樹越是高大,它的根就越是深向黑暗。
- 你去女人那裏嗎?別忘了帶上鞭子!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老婦與少婦(孫周興譯) - 真正的男人需要兩件東西:危險與遊戲。因此他想要女人,作為最危險的遊戲工具。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老婦與少婦(孫周興譯) - 不是因為真理是骯髒的,而是因為真理是淺薄的,認識者才不願躍入真理之水中。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貞潔(孫周興譯) - 當權力變成仁慈,並且下降為可見之物:我把這樣一種下降叫做美。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二部-崇高者(孫周興譯) - 人是一根系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的繩索,——一根懸在深淵之上的繩索。一種危險的穿越,一種危險的路途,一種危險的回顧,一種危險的戰慄和停留。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4(孫周興譯)- 衍生:人是一根系在動物和超人之間的繩子。也就是深淵上方的繩索。走過去危險,停在中途也危險,顫抖也危險,停住也危險。
- 女人必須服從,並且為自己的膚淺尋找一種深度。女人的性情是膚淺,是淺水上一種動盪不定的表面。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老婦與少婦(孫周興譯) - 我的兄弟,你了解「輕視」這個字嗎?你知道對於輕視你的人作出公正評價的這種公正的痛苦嗎?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創造者的道路(錢春綺譯) - 你升得越高,嫉妒之眼便把你看得越小。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創造者之路(孫周興譯) - 他們對孤獨者投以不公和污穢:然而,我的兄弟啊,如果你意願成為一顆星,你就必須因此絲毫不減地向他們照耀。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創造者之路(孫周興譯) - 小心提防那些善人和正義者!他們喜歡把那些為自己發明自己的德性的人們釘在十字架上,——他們憎恨孤獨者。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創造者之路(孫周興譯) - 你須意願在你自己的火焰中焚燒:如若你沒有先化為灰燼,你怎能新生!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創造者之路(孫周興譯) - 倘若有諸神,那麼,我如何受得了不變成一個上帝!所以說,根本沒有諸神。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二部-在幸福島上(孫周興譯)- 衍生: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沒有神!(2月26日之每日名言)
- 有人是心先老,有人是精神先老。有人在青年時就顯出了老態,而遲來的年輕能保持長久的青春。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自由的死亡(孫周興譯)- 衍生:遲來的青春是持久的青春。
- 誰若必須在善與惡中成為一個創造者:真的,他就必須先成為毀滅者,必須先打碎價值。所以,至高的惡歸屬於至高的善:而這種善卻是創造性的善。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二部-自我克服(孫周興譯)- 衍生:想在善和惡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須首先是個破壞者,並砸爛一切價值。也就是說,最大的惡屬於最高的善。不過,後者是創造性的善。
- 對我們來說,不跳一次舞的日子已經失去了。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三部-舊牌與新牌(孫周興譯)- 其他譯法:沒有跳過一次舞的日子,算是我們白白虛度的日子!(錢春綺譯)
- 衍生: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一種辜負。
- 你們能夠體驗的最偉大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大輕蔑的時光。那時候,連你們的幸福也會使你們厭惡,你們的理智與你們的德性亦然。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3(孫周興譯) - 誰若有一天想要學會飛翔,他就必須首先學會站、走、跑、攀登和舞蹈——人們不能通過飛行而達到飛翔!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三部-重力的精神(孫周興譯) - 人人都要平等,人人都是平等的:誰若有別樣感受,就得自願進入瘋人院。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5(孫周興譯)- 衍生:人人都想要同樣的東西,千人一面:誰與眾不同,誰就會自動進入瘋人院。
《快樂的科學》
[編輯]- 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們殺死了他!我們將何以自解,最殘忍的兇手?
——《快樂的科學》125節(孫周興譯) - 什麼是獲得自由的標誌?——不再自我羞愧。
——《快樂的科學》275節(孫周興譯)- 衍生: 自由的保證是什麼?是對自己不再感到羞恥。
- 你的良心在說什麼?——「你要成為你自己。」
——《快樂的科學》270節(孫周興譯) - 他現在下落了,掉下去了-你們不時諷刺;真相是:他降下去,降到你們這裏!他過多的的幸福成了自己的不幸,他過多的光明跟隨你們的黑暗。
——《快樂的科學》-序曲-47(孫周興譯)- 衍生:「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 別理會!讓他們去唏噓!奪取吧,我請你只管奪取!
——《快樂的科學》-序曲-17(周國平譯) - 自從我倦於尋求和探索,我就學會了發現。
——《快樂的科學》-序曲-2(孫周興譯) - 誰遺忘了,誰就健康了。
——《快樂的科學》-序曲-4(孫周興譯) - 狹隘的心靈讓我厭惡;那裏面幾乎沒有善,沒有惡。
——《快樂的科學》-序曲-18(孫周興譯) - 朋友們啊,世上一切幸福,都是鬥爭所賜。
——《快樂的科學》-序曲-41(孫周興譯)
《人性的,太人性的》
[編輯]- 靈魂也得有它的某些下水道,它可以讓它的垃圾流到那裏去:充當垃圾的有個人、關係、階級或祖國,或最終——對十分傲慢的人來說(我指的是我們親愛的現代"悲觀主義者")一一親愛的上帝。
——《人性的,太人性的》-下-2-46(楊恆達譯)- 衍生:靈魂的下水道-為了洗滌人類那骯髒的靈魂,一定要有下水道才可以。具有這種下水道功能的,對於那些高傲的偽君子而言,就是上帝了。
- 最好的作者將是那些羞於成為作家的人。
——《人性的,太人性的》-上-4-192(楊恆達譯) - 才思敏捷的作家的不幸在於人們認為他們很膚淺,因而不花什麼力氣來讀他們的作品;而思路不清晰的作家的運氣則在於讀者費盡心力讀他們的書, 並將他自己努力中的樂趣歸於他們。
——《人性的,太人性的》-上-4-181(楊恆達譯) - 在任何禁欲主義道德中, 人都是將他自己的一部分作為上帝來膜拜,並因此而必須將剩餘的部分妖魔化。
——《人性的,太人性的》-上-3-137(楊恆達譯) - 在同愚昧的鬥爭中,就是最公平、最溫和的人最終也變得野蠻起來。也許他們因此而走上了正確的防衛之路;因為作為按道理講的論據,對付榆木腦袋只有用捏緊的拳頭。但是,正如說過的那樣,因為他們的性格是溫和公平的,所以他們使用這種正當防衛手段而受的痛苦大於他們造成的痛苦。
——《人性的,太人性的》-上-6-362(楊恆達譯) -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人性的,太人性的》-下-1-5(徐志摩譯) - 大多數思想家的作品都寫得很糟糕,因為他們傳達給我們的不僅是他們的思想,而且是思想的思想。
——《人性的,太人性的》-上-4-188(楊恆達譯) - 一個理想主義者是不可救藥的:如果他被逐出天堂,他就從地獄中找出自己的理想。
——《人性的,太人性的》-下-1-23(楊恆達譯)
《敵基督者》
[編輯]- 「基督教」一詞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誤解——,根本來說,只有一個基督,並且已經死在十字架上。
——《敵基督者》-序言-39(餘明鋒譯)- 衍生:或許「 '基督教'這個詞根本就是一個誤解——事實上,曾經只有過一個基督徒,而他已死在十字架上。
- 當一個動物、一個種類、一個個體失去了它的本能的時候,當它選擇了、當它更喜歡對它有害的事物的時候,我就稱之為敗壞。
——《敵基督者》-序言-6(餘明鋒譯)- 衍生:當某一動物,某一種族或某一個體失去其他種種本能時,當它選擇以及當它偏愛對它不利的東西時,便稱它為墮落。
《論道德的譜系》
[編輯]- 正是在教士這裏,萬事才變得格外危險,不只是治療手段和拯救技術,而且高傲、報復、敏銳、放縱、愛、統治欲、美德、疾病也一樣;——儘管如此,或許下面這個補充還是不無道理的:正是在這樣一種本質上危險的人類此在形式、也就是教士的此在形式所形成的土壤之上,人類一般才成了一種有趣的動物;正是在這塊土壤之上,人類靈魂在一種更高的意義上獲得深度並且變惡了,——這兩點,本來就是迄今為止人類對其他生物之優勢的兩種基本形式!
——《論道德的譜系》-第一篇-6(趙千帆譯)
《善惡的彼岸》
[編輯]- 與怪物搏鬥的人必須留神,謹防自己因此也變成怪物。你要是盯着深淵不放,深淵也會盯上你。
——《善惡的彼岸》-4-146(魏一青、黃一蕾、姚一勵譯)- 衍生: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 高尚的靈魂對自身持有敬畏。
——《善惡的彼岸》-9-287(趙千帆譯)- 衍生:高貴的靈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偶像的黃昏》
[編輯]- 來自生命的戰爭學校-那無法殺死我的,讓我更加堅強。
——《偶像的黃昏》-格言與箭-8(衛茂平譯)- 衍生:那不能殺死我的,使我更堅強。(4月1日之每日名言)
- 倘若一個人擁有了他生命的為何,就幾乎能容忍所有的如何-人並不追求幸福;只有英國人這麼做。
——《偶像的黃昏》-格言與箭-12(衛茂平譯)- 衍生: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朝霞》
[編輯]- 道德使人愚昧。
——《朝霞》-第一卷-19(田立年譯) - 由於對抗痛苦的願望,他的理智變得異常緊張,他開始以新的目光看待一切:而投射到事物上的任何新的光線都會給人帶來美妙的刺激,這種刺激往往非常強烈,足以對抗任何自我毀滅的誘惑,使繼續活下去對於痛苦者呈現出最高的追求價值。
——《朝霞》-第二卷-114(田立年譯) - 接受一種信仰,僅僅因為它是習俗,我們這樣做乃是虛偽、怯懦和懶惰!——那麼,道德以虛偽、怯懦和懶惰為前提嗎?
——《朝霞》-第二卷-101(田立年譯)
《權力意志》
[編輯]- 上等人有必要向群眾宣戰!到處都是庸碌之輩成群結隊,圖謀當主人!
——《權力意志》622條,引自《西方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 - 個人主義是一種羞答答的,還不自覺的「權力意志」。
——《權力意志》458條,引自《西方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 - 我的學說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一個個人是可以使千萬年的歷史增色的——也就是說,一個充實的、雄厚的、偉大的、完全的人,要勝過無數殘缺不全、雞毛蒜皮的人。
——《權力意志》545條,引自《西方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 - 我們了解愈膚淺、愈粗糙,世界也就表現得愈有價值、愈確切、愈美、愈有意義。體察得愈深入,則我們的估價也就下降得愈歷害——簡直近乎毫無意義!創造了這個有價值的世界的是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也就等於認識到,崇敬真理乃是虛幻假象的結果——認識到,人們更應當去崇敬遠遠超過了真理的那種創造、簡化、成形和虛構之力。
——《權力意志》第二章602,張念東、凌素心譯
尼采詩集(周國平譯)
[編輯]-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格言詩1869-1888》 - 人生是一面鏡子,我們夢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中辨認出自己。
——《早年詩作1858—1868》 - 凡活着的必然消逝,玫瑰花必然隨風飄落,你願有朝一日看見她在歡樂中復活!
——《早年詩作1858—1868》
《瞧!這個人》
[編輯]- 我了解我的命運。總有一天,我的名字會讓人想起那些可怕的事物,或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危機,想起最深刻的良知的碰撞,想起反對迄今為止被信仰、被需要、被神話的一切的決定。我不是人類,我是炸藥。
——《瞧!這個人》-為何我是宿命(繆文榮譯)
名言
[編輯]愛命運
[編輯]- 我認為人類所有具有的偉大天性,是對命運的熱愛。無論未來、過去或永遠,都不應該奢望改變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須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並且沒有理由隱瞞它-你必須愛這項真理……
- 《瞧!這個人》-我為何如此聰明-10
- 今天,我執筆的這一瞬間,我展望自己的未來-就像平靜的海面,沒有任何希求能騷擾那完全的寧靜。我一點都不期望任何東西或不同於它現在的情況,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變。
- 《瞧!這個人》
- 我向後回顧,再向前瞻望,我從未在剎那間看到這麼多美好的東西。今天我埋葬了我的四十四個歲月,並非沒有意義;我有權利來埋葬它-凡有生命的事都保留下來,永垂不朽。
- 《瞧!這個人》
美
[編輯]- 只有作為一種審美現象,人生和世界才有其充足理由。
- 沒有什麼比衰退的人更醜的了。
- 《偶像的黃昏》Ⅸ—20
愛
[編輯]- 人類唯有生長在愛中,才得以創造出新的事物。
- 出於愛所做的事情,總是發生在善惡的彼岸。
- 最危險的健忘-剛開始他們忘記去愛別人,最後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值得去愛的地方了。
- 《曙光》-401
- 只愛一個人是一種野蠻的行為,因為其他人就因此而犧牲了。對上帝的愛也是這樣。
- 《善惡的彼岸》-67
- 一段不幸的婚姻不是缺乏愛,而是缺乏友誼。
真理
[編輯]- 沒有事實,只有詮釋。
- 頑固不化比謊言更是真理的敵人。
- 偉大的真理是供人批判,而不是供人膜拜的。
- 要破壞一件事,最刁鑽的辦法是:故意用歪理為這事辯護。
- 對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險。
心理
[編輯]- 常常談論自己的人,往往只是為了隱藏自己。
- 《善惡的彼岸》-169
- 當心!他一沉思,就立即準備好了一個謊言。(一譯「他自省:他隨時準備要說謊。」)
- 《歡悅的智慧》-157
- 完全不談自己是一種甚為高貴的虛偽。
- 《人性,太人性的》
- 瘋狂對於個體,只是相對罕見的事情——而團體、政黨、民族、時代的瘋狂,那就是規則。
- 《善惡的彼岸》-156(5月16日之每日名言)
- 如果人們將極端行為歸咎於虛榮,將中庸行為歸咎於習慣,將小題大作的歸咎於恐懼,那是很少會有錯的。
- 習慣會使我們的雙手伶俐而頭腦笨拙。
- 《歡悅的智慧》-247
自述
[編輯]- 我已經寫夠了這個世界,現在讓這個世界來寫我吧!
-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有的人死後方生。
- 自從厭倦於追尋,我已學會一覓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抗禦八面來風,駕舟而行。
- 偉人對我毫無意義,我只欣賞自己理想中的明星。(一譯「甚麼?偉人?我看到的只是盡力實現自己理想的演員。」)
- 《善惡的彼岸》-97
其他
[編輯]- 這個時代的特性是——分裂——這個時代再也沒有真實感了。人們再也無法找到自信以立足於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活在明天裏,然而這些人再也沒有明天。
- 《權力意志》-57
- 哪裏有統治,哪裏就有群眾;哪裏有群眾,哪裏就需要奴性;哪裏有奴性,哪裏就少有獨立的個人;而且,這少有的個人還具備那反對群體的個體直覺和良知呢。
- 《歡悅的智慧》-149
- 所有的精神最終都變成了在肉體上清晰可見的東西。基督教匯聚了無數渴望被征服的人以及所有那種卑恭而虔誠的高級或低級的放棄了所有行動的人的整個的精神。
- 《反基督》
- 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 《善惡的彼岸》-175
- 致孤獨者。——如果我們在我們一個人獨處時不能像我們在大庭廣眾之下時那樣尊重別人的榮譽,那我們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 在音樂中,激情得以充分展現自己。
- 《善惡的彼岸》-106
- 我的靈魂平靜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們認為,我冷酷,是開着可怕玩笑的嘲諷者。
- 世界瀰漫着焦躁不安的氣息,因為每一個人都急於從自己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 《不合時宜的考察》-3-5
評語
[編輯]「 | 尼采對他自己比任何活過的人或可能活過的人有更多的自我認識。 | 」 |
— 弗洛伊德 |
「 | 尼采刺穿了人類知識的基礎,並像前無古人似的那樣質疑它們。沒有什麼人在其思想的正確性、深度、及徹底性方面能比的上他……。費爾巴哈不能、馬克斯不能、甚至連佛洛伊德也不能。 | 」 |
— 漢斯·昆 |
「 | 沒有一個人曾經為自己的天才付出這樣重大的代價。 | 」 |
— 威爾·杜蘭 |
「 | 性情與興趣大相逕庭的人都從尼采的作品中得到了啟示,尼采的哲學在19世紀90年代開始變得『時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此後它將永遠『時髦』下去。 | 」 |
— 梯利[1] |
參考文獻
[編輯]- ↑ 弗蘭克•梯利:《西方哲學史》,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