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话文论战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台湾话文论战肇始自1930年,新文协外事媒体《伍人报》刊登的《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作者为思想左倾的黄石辉。黄石辉以基层弱势族群角度,强调台湾话与文字合一后,会让农工等基层族群阅读及使用起来更方便。之后,引发正反两方的文学论战。至1932年才稍稍平息的该论战,与日治时期的台湾新旧文学论战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该论战亦有日治时期台湾话文运动的称呼。

正方

[编辑]

黄石辉的言论[1][2]

[编辑]
  • 你是台湾人,你头载台湾天,脚踏台湾地,眼睛所看的是台湾的状况,耳孔所听见的是台湾的消息,时间所历的亦是台湾的经验,嘴里所说的亦是台湾的语言,所以你的那枝如椽的健笔,生花的彩笔,亦应该去写台湾的文学了……。
  • 用台湾话做文,用台湾话做小说,用台湾话做歌谣,描写台湾的事物……。
  • 你是要写会感动激发广大群众的文艺吗?你是要广大群众心理发生和你同样的感觉吗?不要呢?那就没有话说了。如果要的,那末,不管你是支配阶级的代辩者,还是劳苦群众的领导者,你总须以劳苦群众为对象去做文艺,更应该起来提倡乡土文学,应该起来建设乡土文学……。
  • 就是因为乡土文学是代表说话的,而一地方有一地方的话,所以要乡土文学……。
  • 因为我们所写的是要给我们最亲近的人看的,不是要特别给远方的人看的,所以要用我们最亲近的语言事物。就是说要用台湾话描写台湾的事物。
  • 台湾是一个别有天地,在政治的关系上,不能用中国话来支配,在民族的关系上,不能用日本的普通话来支配,所以主张适应台湾的实际生活,建设台湾独立的文化。

郭秋生的言论[3]

[编辑]
  • ……于是,台湾语尽可有直接记号的文字。而且这记号的文字,又纯然不出汉字一步,虽然超文言文体系的方言的地位,但却不失为汉字体系的较鲜明一点方言的地方色而已的文字。这所以有文言文素养的人当不难一目了然,有白话文素养的人实可即地明白。至于在初志学的人自然是容容易易知音便可解义,学过的人也自然是会晓文言白话里的共通字义了。这就是我所提案台湾话文的要领,设使我的意见没有错,将来不一定会做台湾人文盲症的对症药……。
  • 台湾话的文字化,若徒止在现在的台湾话成立文字,自然是无从发见台湾话文的理想……虽然是这款,把现在的台湾话头先文字化,这种工作也应认明是一种建设台湾话文的极其重要的打基础……。
  • 我知道这些民歌(三伯英台,吕蒙正……等)的蔓延力,有胜过于诗、书、文存、集等等几万倍……所以吾辈说:当面的工作,要把歌谣及民歌,照吾辈所定的原则整理整理。而后再归还‘环境不惠’的大多数兄弟,于是路旁演说的卖药兄弟,的确会做先生,看牛兄弟也自然会做起传道师传播直去,所有的文盲兄弟姊妹,随工余的闲暇尽可慰安,也尽可识字,也尽可做起家庭教师。譬如为父母的无聊的时候,就念念儿歌、童谣、谜语,给儿童听,及儿童长大,看着那篇儿歌、童谣、谜语的文字,便可即时恍悟到这句话就是这样写,那句话就是那样写,有事要写信,就把这句那句写落纸面,没有先生教的人,也至于居然做起先生教以上的效力,这岂不是再妙没有的痛快事吗?……。

反方

[编辑]

非论战者的反思

[编辑]

连横[4]

[编辑]
  • 比年以来,我台人士辄唱乡土文学,且有台湾语改造之议,此余平素之计划也。顾言之似易,而行之实难,何也,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又不肯行,此台湾文学所以日趋萎靡也。夫欲提倡乡土文学,必先整理乡土语言,而整理之事,千头万绪,如何着手,如何搜罗,如何研究,如何决定,非有渊博之学问,精密之心思,副之以坚毅之气力,与之以优游之岁月,未有不半途而废者也。余台湾人也,既知其难,而不敢以为难,故自归里以后,撰述台湾语典,闭户潜修,孜孜矻矻,为台湾计,为台湾前途计,余不得不从事于此,此书苟成,传之于世,不特可以保存台湾语,而于乡土文学亦不无少补也。

参考文献

[编辑]
  1. 黄石辉/著,〈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1930年8月16日起,连载在《伍人报》第9号到第11号。
  2. 黄石辉/著,〈再谈乡土文学〉,刊载在1931年7月24日《台湾新闻》。
  3. 郭秋生/著,〈建设台湾白话文一提案〉,该文自1931年7月初开始连载在《台湾新闻》上。全文2万多字,连载到第33期才完结。
  4. 自1932年1月连载至1933年1月《三六九小报》上的相关言论。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