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启超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语录[编辑]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梁启超概括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七 正始》中的名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为学之功,贵乎循序渐进,经久不辍,故一日不必要多学。
- 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 ——《新史学》
- 元凶既去,天日昭苏。现在与新党为仇者,仅余一张之洞耳,想天夺其魄亦当不远矣。然荣贼之权远在张贼之上,荣既去,张亦无从横恣也。伫看圣主复辟之日在本年矣。
- 凡一国之进步也,其主动者在多数之国民,而驱役一二之代表人以为助动者,则其事罔不成;其主动者在一二之代表人,而强求多数之国民以为助动者,则其事鲜不败![1]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
- 麻将不能不打,要救国一定要打麻将。打麻将可以观察人的品格,还可以锻链坚忍精神,一坐下去不论胜负,一定要打完四圈。同时既使前三圈都失败了,还有翻本的希望,我们国家和别国竞赛,败了也不能气馁呀!这种精神可以在麻将桌上锻链出来。
- 风云入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
- ——在日本东海道汽车中所作《三十初度·口占十首》之一,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1902年2月)
- 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焉……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其中所教者,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 ——《新民说》[2]
- 然朋友一伦,绝不足以尽社会伦理。君臣一伦,尤不足以尽国家伦理[3]。(《新民说》)
- 公云、私云,不过假立一名词,以为体验践履之法门。就汎义言之,则德一而已,无所谓公私。就析义言之,则容有私德醇美,而公德尚多未完者。断无私德浊下,而公德可以袭取者……公德者,私德之推也[4]。(《新民说,论私德》)
- 言自由者无他,不过使知得全其为人之资格而已……即不受三纲之压制而已,不受古人之束缚而已。”[5]
- ——1900年
- 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 ——《敬业与乐业》
- 男女平权,美国斯盛,女学布濩,日本以强。兴国智民,靡不始此……
- ——《倡设女学堂启》[6]
李鸿章[编辑]
-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全书首句)
-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中国之武士道[编辑]
- 泰西日本人常言,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呜呼!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