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臣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是,大臣》(英語:Yes Minister,續集:Yes, Prime Minister)是一套於1980年代播出的英國電視情境喜劇。
對白[編輯]
- Hacker:"...When a country is going downhill, it is time for someone to get into the driving seat, and put his foot on the accelerator."
- Bernard Woolley:"I think you mean the brake."
- 哈克:當一個國家處於下坡路時,是時候得有人坐上駕駛座,並把他的腳放在油門上。
- 伯納德:我想你說的應該是剎車。
- 人人平等,但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平等」(出自《動物農莊》)
- 拿破崙獎是北約頒發的一個獎……頒給對歐洲統一貢獻最大的政治家。 (補充)拿破崙以來,如果不算希特勒的話。
- ——人類沒有特權,哈克先生。我們不凌駕於自然之上,我們屬於自然。你知道,人也是動物。 ——我知道,我剛去過下議院。
- 實際上,只有城市中產階級操心保護鄉村的事情,因為他們不用住那裡。
- 我國政府的運作方式在於大臣從我們提供的方案中遴選決策,對吧?所以,如果他們掌握了事實,他們會看到其他可能性,甚至會自己提出方案來,而不從我們提供的兩三個方案中選。
- 有四個詞能讓大臣採納提案:快捷、簡單、時興、便宜。還有四個詞能讓提案被大臣否決:複雜、耗時、昂貴、爭議。要徹底排除大臣採納的可能性,就得說這個決定「有魄力」。「有爭議」只表示「會失去部分選票」,「有魄力」表示「會輸掉整個大選」!
- 政治第一定律:只有官方否認的才可信。
- ——信息自由運動進展如何? ——對不起,我不能說。
- 公務員工作三原則:越拖延越高效,越費錢越便宜,越秘密越民主。
- 政府應對指責的五個標準理由(藉口)
- 這些事都有合理解釋,但出於安全考慮,不能公開。
- 由於降低了預算,監管力量削弱才有了這一疏忽。
- 該實驗值得一做,並已經停止,得到了大量珍貴數據。還提供了就業。
- 有些重要信息,塵埃落定以後我們才能得知。下不為例。
- 由個人決策失誤引起,已根據內部紀律條例予以處理。
- 典型歐共體官員什麼樣?義大利人的組織能力,德國人的「彈性」,法國人的「謙遜」,再加上比利時人的「想像力」,荷蘭人的「慷慨」,還有愛爾蘭人的「智慧」!而且還是個美差!喝香檳、吃魚子醬、公家豪華轎車、私人飛機……個個都伸嘴在食槽里拱,大多數人連前蹄也伸了出去!
- (談歐共體)
- ——大臣,我們客觀的來看。這是各國利益的博弈場,我們為什麼要加入?
- ——為了加強自由西方國家的聯盟。
- ——大臣,是為了離間德法,從而壓倒法國。
- ——那法國為何加入?
- ——為保護他們沒用的農民免遭戰爭。
- ——德國不是吧?
- ——他們是為了清洗種族滅絕的罪名,請求重新加入人類社會!
- ——這也太尖酸刻薄了!那些小國總不是為了自身利益吧!
- ——是嗎?盧森堡是為了賞錢,作為歐共體首都,資金滾滾來。 [1]
參考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