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外观
《管子》一书托名管仲所作。它大约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著作的总集。汉代刘向编订时定为86篇,今存76篇。
原典摘录
[编辑]牧民
[编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宙合
[编辑]- 正而视,定而履,深而迹。
君臣下
[编辑]- 所求于己者多,故德行立。
形势解
[编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从他人著作转引
[编辑]外交
[编辑]- 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
为政之道
[编辑]- 天下者,无常乱,无常治。不善人在则乱,善人在则治。
-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
- 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此所谓三度。故曰: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此三者之来也,政召之。曰:审时以举事,以事动民,以民动国,以国动天下,天下动,然后功名可成也。故民必知权,然后举措得,举措得则民和辑,民和辑则功名立矣。
-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 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分之。
- 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
- 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 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樯,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陂沟,决潘者,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
-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
- 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
以法治国
[编辑]-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悬命也。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 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
-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 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 守法者惑,侵至背法而立乱也。
- 君之置其仪也不一,则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
- 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
- 法者,不可恒也。
- 君之所以为君者,赏罚以为君。至赏则匮,至罚则虐。财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
- 圣君设度量,置仪法,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做令往而民从之。
- 令则行,禁则止。
- 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
- 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从令者死。五者死而无赦,唯令是视。
- 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则民不从。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是以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民生经济
[编辑]-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
- 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
- 夫民必知务,然后心一,心一然后意专,心一而意专,然后功足观也。
-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 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
- 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财竭,则民不能毋侵夺;力罢,则不能毋堕倪。民已侵夺、堕倪,因以法而诛之,则是诛罚重而乱愈起。夫民劳苦困不足,则简禁而轻罪。
-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是以臣有杀其君,子有杀其父者矣。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 夫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人君知其然,故视国之羡不足而御其财物。
- 彼物轻则见泄,重则见射,此斗国相泄,轻重之家相夺也。
- 万物之满虚随财,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藏襁千万;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锺之藏,藏襁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芸。耒耜械器,种穰粮食,毕取赡于君。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参考文献
[编辑]- ↑ 周非/著,《诸子百家大解读》,远流出版社,2011年4月初版.
参见
[编辑]诸子百家 | |
---|---|
儒家 | 孔子、孟子、荀子(东周)→董仲舒(西汉)→北宋五子(程颐、程颢...等)(北宋)、朱熹(南宋)→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李贽(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明末清初)→新儒学八大家:冯友兰、新儒家(熊十力(新儒家的始祖)、牟宗三(熊十力的弟子)、徐复观(熊十力的弟子)、唐君毅(熊十力的弟子))、方东美、张君劢、梁漱溟 |
道家 | 老子、庄子、列子(东周)→王充(东汉)→道教各分支、新道家 |
法家 | 管仲、子产、韩非、申不害、商鞅(东周)→李斯(秦)→贾谊、刘安、汉文帝、汉武帝(西汉)→王安石(北宋)→张居正(明)→新法家 |
墨家 | 墨子、禽滑釐 |
名家 | 邓析、公孙龙、惠施、尹文子 |
阴阳家 | 邹衍 |
纵横家 | 鬼谷子、苏秦、张仪 |
农家 | 许行 |
杂家 | 吕不韦(东周)→刘安(西汉) |
小说家 | 屈原(东周)→虞初(西汉)→近现代中国小说家 |
兵家 | 孙武、孙膑、吴起 |
方技家 | 扁鹊(东周)→张仲景、华佗(东汉)→孙思邈(唐)→李时珍(明)→近现代中国医药学家 |
杨朱学派 | 杨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