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 | 此語錄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2016年4月22日) 維基語錄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添加語錄的原始出處以改善這篇語錄。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中國革命家和國務活動家,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共產國際特工、中國共產黨的戰友和保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理國家元首、名譽主席。宋慶齡祖籍海南文昌縣,父親是上海傳教士及富商宋嘉澍,母親倪桂珍,是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語錄[編輯]
論孫中山[編輯]
- 有一個傳布得頗廣的謠傳,說孫中山在彌留時要求把他葬在一處基督教公墓並由基督教會主持葬禮。這完全是假的。……孫中山明確地告訴我,他從來不信什麼上帝,他也不相信傳教士(他們不是「偽善者」就是「受了誤導」)。
- ——1966年4月13日宋慶齡致愛潑斯坦的信[1]
- 孫中山從來沒有感覺到耶穌教義和他自己的主義之間有任何矛盾。對他來說,社會革命就是把基督教義付諸實施。
論中國共產黨[編輯]
- 這是中國人民生活中的一個最偉大的時期。我們的完全勝利已在眼前。向人民的勝利致敬!
- 這是我們祖國建設和前進的動力,我們的旗幟是「生產」,更多的生產。向人民的力量致敬!
- 這是我們祖國的新光明。自由誕生了。它的光輝照耀到反動勢力所籠罩的每一個黑暗角落。向人民的自由致敬!
- 這是勝利的高潮,蕩漾到每一個口岸。各國的人民運動風起雲湧,把我們的力量和他們的合在一起,加強這勇敢的戰鬥。向全世界民主鬥爭中的同志致敬!
- 這一次勝利的戰士們的力量增強了。他們的英勇,無匹;他們的心,同老百姓的心連在一起。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 歡迎我們的領導者——這誕生在上海、生長在江西的叢山里、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困苦中百鍊成鋼、在農村的泥土裡成熟的領導者。向中國共產黨致敬!
- 是的,這是一個最偉大的時期——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里程碑。我們解脫了帝國主義和殖民統治的束縛。我們剷除了封建制度。人民正走向新的、更光輝的高峰。敬禮!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勝利萬歲!
- ——1949年9月宋慶齡在上海發表散文詩《向中國共產黨致敬》
- 共產黨給職是很慷慨的,給權就不是那麼大方,處處掣肘,生怕別人奪權,因此有職無權是普遍現象,讓民主黨派變成政治花瓶就不奇怪。
- ——1980年2月2日宋慶齡致中共中央書
論青少年和兒童[編輯]
關於宋慶齡的評論[編輯]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 宋慶齡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是中國各族人民包括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衷心敬愛的領導人,是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
- ——1981年5月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予宋慶齡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的決定》
- 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慶齡賢妻
- ——1922年孫文贈宋慶齡題詞[2](8月19日之每日名言)
參考文獻[編輯]
- ↑ 《宋慶齡書信集》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2頁.
- ↑ [美]林白克. 《孫逸仙傳記》, 二十世紀中國叢書.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13. ISBN 978-988-15119-7-3.
參見[編輯]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 | |
---|---|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七大前) |
陳獨秀→瞿秋白(代)→向忠發→王明(代)→博古→張聞天 |
中共中央主席 | 毛澤東→華國鋒→胡耀邦 |
中共中央副主席 |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華國鋒、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趙紫陽 |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十二大起) |
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 |
國家主席 | 毛澤東→劉少奇→董必武(代)→宋慶齡(名譽)→李先念→楊尚昆→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 |
國家副主席 | 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朱德→宋慶齡、董必武→烏蘭夫→王震→榮毅仁→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李源潮→王岐山 |
國務院總理 | 周恩來→華國鋒→趙紫陽→李鵬→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 |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 劉少奇→朱德→宋慶齡(代)→葉劍英→彭真→萬里→喬石→李鵬→吳邦國→張德江→栗戰書 |
全國政協主席 |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鄧穎超→李先念→李瑞環→賈慶林→俞正聲→汪洋 |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 毛澤東→華國鋒→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 |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 王荷波→劉少奇→李維漢→朱德→董必武→陳雲→喬石→尉健行→吳官正→賀國強→王岐山→趙樂際 |
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 楊曉渡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 沈鈞儒→董必武→謝覺哉→楊秀峰→江華→鄭天翔→任建新→肖揚→王勝俊→周強 |
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 | 羅榮桓→張鼎丞→黃火青→楊易辰→劉復之→張思卿→韓杼濱→賈春旺→曹建明→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