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華民國是東亞一國家,但未獲得聯合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領土現為台澎金馬地區。
憲法[編輯]
歌詞[編輯]
-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 ——《中華民國國旗歌》
語錄[編輯]
-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 ——孫文反清革命宣傳口號
- 中國情形紛擾,不過起於一二黨魁之議論,外人有不能知其詳者。故欲設立堅固政府,必當詢問其意見於多數國民,不當取決於少數。
- ——袁世凱
- 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筵宴的廚房。
- ——魯迅
- 只要中國尚有一片自由之領土,保持獨立之主權,不信中(中正)無立足之地。
- ——蔣中正
- 所以我們要有一個使中國政治弄得好的決心,則一進萬惡社會,就不會同流合污了。
- ——蔣中正
-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中國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萬里長城和開鑿了幾千里的運河,這就證明中國民族偉大無比的創造力?中國在戰鬥之中一旦斬去了帝國主義的鎖鏈,肅清自己陣線內的漢奸賣國賊,得到了自由與解放,這種創造力,將會無限的發揮出來。到那時,中國的面貌將會被我們改造一新。所有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飢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殺滅中國民族的鴉片毒物,這些等等都是帝國主義帶給我們可憎的贈品,將來也要隨着帝國主義的趕走而離去中國了。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病,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恨,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憂傷,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暗淡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的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
- ——方志敏獄中散文《可愛的中國》(1935年5月2日)
-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台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則認「一個中國」應指1911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 ——「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八一決議文),1992年8月1日
- 中國自己收回中東路,實際是個幻想; 國民黨擁護民族利益,也實際是假面具...
- ——陳獨秀
- 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種瀰漫着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着黃褐,悲哀夾着歡樂,希望夾着追憶。
- ——林語堂
- 那裏,永恆的中國!
- ——戴望舒
- 我曾夢遊天國,醒來一片片河山破碎。
- ——冰心
-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着中國呀……
- ——艾青
- 列車軋在中國的肋骨上,一節接着一節社會問題。
- ——辛笛
- 國家在這樣風雨飄搖之秋,老百姓在這樣痛苦的時分,安慰在哪裏呢?希望又在哪裏呢?享有特權的人享有特權如故,人民莫可奈何。靠着私人政治關係發橫財的豪門之輩,不是逍遙海外,即是特權豪強如故。
- ——1948年11月4日,南京《中央日報》發表殷海光執筆的社論《趕快收拾人心》。
- 當戰爭來臨時,要以崇高榮譽、無比尊嚴,勇敢走向戰場,含笑為國犧牲。
外國人的評論[編輯]
- 無論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處境如何艱難和危險,他們都不可能不反擊蔣介石對新四軍的強盜式進攻,也不可能不對蔣介石軍隊對八路軍和邊區的攻擊進行自衛。
- 特區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現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在為應付即將到來的國共衝突做好一切準備。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